後疫情時代辦比賽 羽協邊學邊做

由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邊境管制仍嚴格,臺北羽球賽採取「泡泡模式」,至於媒體採訪規定更加嚴格,只能在3樓區域拍攝,賽後受訪也將記者與球員相隔甚遠。(杜宜諳攝)

新冠疫情讓臺北羽球公開賽停辦了2屆,今年讓球迷再度可以享受這場羽球盛宴,不過防疫計劃也讓中華羽協面臨更多考驗,協會也努力修正,力求讓賽事盡善盡美。

羽協表示,臺北公開賽以高規格「泡泡模式」防堵疫情,球員入境後先進行PCR檢測,陰性者隔離1天即可前往球場練球,但賽事期間每日進行快篩,行動範圍僅限比賽、訓練場館及飯店;至於原本就待在臺灣的選手則是進駐另一間羽協安排的專屬飯店,同樣執行「泡泡模式」,裁判、工作人員也同樣受到管制。

不過有選手抱怨飯店與場館接駁車安排不便,甚至需等上超過1小時,明明場館和飯店距離不遠,卻花上更多交通時間,羽協也趕緊加派車次,並準備九人座小巴提供機動性的服務,努力達到選手要求,至於飯店餐點,協會也有額外安排,讓選手吃好吃飽,努力的改變也獲選手肯定。

除了選手行動受限,媒體採訪也遇限制,首日不開放面對面訪問選手賽後心得,只能透過工作人員事先提問,再由現場工作人員協助發問,媒體透過直播聽取選手訪問,經過溝通,安排了一個訪問空間,不過選手和媒體的距離大約5公尺,比東京奧運的2公尺安全社交距離還遠,但能順利採訪已經萬幸,畢竟到了現場,若無法直接瞭解選手迴應,僅能提前問些無關比賽的空泛問題,似乎也失去現場採訪的意義。

東京奧運期間的「泡泡模式」是完全不開放觀衆進場,羽協強調的「泡泡模式」則開放觀衆進場,雖然球迷坐在觀衆席和球場有段距離,但外人進場,似乎也讓「泡泡模式」界線變得模糊。後新冠時代的國際賽怎麼辦理?月底的U12世界盃棒球賽等着看,羽協也正邊學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