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發現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 出土文物具異域風格
中新社武漢1月3日電 (記者 樑婷)記者3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湖北襄陽新發現三座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葬,清理出土的重要文物象鼻流提樑銅壺,具異域風格,可能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此次發掘豐富了三國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研究資料。
2024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襄陽樊城區菜越社區清理三座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王玉傑介紹,三座墓葬均坐北朝南,自東北向西南錯列分佈。墓葬規模較大,總長均在20米左右,主要由長斜坡墓道、石構墓門、甬道、前室、後室組成。石墓門雕刻有朱雀、輔首銜環、青龍、白虎等圖案。
襄陽於2008年發現菜越三國墓,爲三國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王玉傑表示,此次發掘的三座墓葬與菜越三國墓直線距離約100米,應屬同一家族墓地。從出土文物和墓葬規模看,墓主身份較高,應屬較高等級貴族。
襄陽地處漢江中游,自東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表遷荊州治所於此以來,戰略地位尤爲重要,留下不少重要文化遺蹟。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員高順利介紹,三國時期考古是襄陽地區考古工作重點之一,本次發掘豐富了襄陽地區這一時期貴族墓葬的考古研究資料。
此次發掘出土的象鼻流提樑銅壺、銅鏂、羊紋銅洗等文物具重要意義。王玉傑介紹,考古和文獻資料顯示,象鼻流提樑銅壺屬於犍陀羅式帶流提樑壺風格器物,起源於古印度犍陀羅地區,在中國廣西南部沿海一帶及越南北部地區均有發現。襄陽地區東漢時期屬荊州,荊州南與交州(今廣西、越南北部一帶)相鄰。他表示,象鼻流提樑銅壺極可能是東漢晚期從交州流入,可能與漢代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打通有關。
“東漢晚期荊襄地區相對穩定,經濟較爲繁榮,對外交流通暢。”王玉傑介紹,出土文物有一部分典型器物來自南方、西南地區;如銅鏂、羊紋銅洗這兩類器物,說明襄陽地區與南方、西南地區交流較爲通暢,可能與該時期北方多戰亂,南方、西南地區稍穩定有關。(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