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信 重啟兩岸旅遊

習近平一席話,市場解讀認爲兩岸旅遊政策可望改變,兩岸觀光鬆綁露出曙光,激勵觀光股、航運股的表現。新華社

四月十日於北京舉辦的馬習二會爲冰封已久的兩岸關係帶來一股暖流,廿四日國臺辦更進一步提出,將採積極推動包括旅遊在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但也明白表示,臺灣沒有解除禁團令,只有清除這些障礙,才能爲兩岸旅遊人員往來創造有利條件。

細數兩岸交流的進程,兩岸旅遊雙向開放並非一蹴可幾,也從未是對等的方式推展。民國七十六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兩岸交流先由民間開始,隨着國人訪陸人次逐年升高,民國八十年由雙方官方授權中介機構「海基會」與「海協會」協商與對話因應日益繁多兩岸事務,兩岸往來尚須透過第三地轉機。民國八十一年開放國人前往大陸旅遊,民國九十年在陳水扁總統主政下開放金馬小三通,民國九十一年開放第二類(商務考察)、第三類(取海外永久居留權)陸客來臺、民國九十五年再通過兩岸春節包機,兩岸大三通(通郵、通商、通航)得以醞釀。至民國九十七年馬英九總統執政,也促成通航、通郵並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民國一百年再通過陸客自由行並開放陸生來臺就讀,顯示兩岸交流是不須在對等的前提下,水到渠成。

目前恢復兩岸交流的膠着點,大陸稱我方未解除禁團令,而我方則是堅持一定要「對等開放」。旅遊本身就是化解僵局、增加互惠、產業共榮的途徑。目前兩岸政府雖然互信不足,但只要雙方方向一致,從小碎步慢慢展開,積累善意,終可化解僵局、水到渠成!

建議我方政府爲表示誠摯歡迎陸客來臺,先鬆綁大陸人士來臺考察、參展、學術、藝文交流等專案申請要件,讓兩岸專業交流回復至疫情前的常態化,以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二大地震,對大陸表達希望至花蓮慰問並提供援助,只要不談及政治,雙方以互助的態度可呈現兩岸情。

其次,金、馬、澎居民與大陸的地緣血緣關係,對小三通充滿熱切期盼,陸方如能正面迴應表達對金馬澎離島的關心,開放小三通使其成爲大三通的基礎。兩岸一來一往間展現的善意,當可創造有利恢復全面交流的條件。

大陸已遞出橄欖枝,新政府如何接,全民都在關注,期盼新政府莫放手這個機會,希望賴總統善加利用「旅遊」作爲緊繃的兩岸關係的潤滑劑,臺灣方面如取消禁團令相信大陸也不致於打臉自己,陸客來臺觀光應可期待。兩岸人民有來有往,臺灣將不再是兵兇戰危的地方,也讓國際觀光客不再卻步到訪臺灣,這將是臺灣觀光業之福、萬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