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千萬白銀,戰死數萬將士,乾隆打了個必敗之仗!事後發現太值

乾隆皇帝回顧自己一生時,曾說自己有“十全武功”。但一向眼高於頂、從不承認自己失誤的他也承認,當年征討緬甸的戰爭並不能算勝利,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實際是一場大敗。而且從一開始,清朝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自明朝以來,緬甸的國力便不斷上升,並對中國南方邊境造成了嚴重威脅。在北面,中原王朝必須自漠北而來的胡人,其名曰“防秋”(秋高馬肥,胡人必然人寇)。

而到了明朝末期,一貫平安的西南地區也出現了邊患。爲了抵擋緬甸的入侵,明清兩朝都必須在雲南進行“防冬”。這是因爲東南亞和雲南乃是熱帶、亞熱帶氣候,溫度高、雨水多,很容易滋生邊患。而到了冬季,氣溫便會稍稍低那麼一些,正好利於緬甸北寇。

萬曆年間,明朝對緬甸進行了懲罰性戰爭。一開始,明軍在戰場上取得了優勢。然而由於氣候問題,明朝很難在雲南駐紮重兵。雖然緬甸在戰場上難以戰勝明軍,卻能一點點地蠶食中國的領土。隨着女真的興起,明朝不得不致力於東北方的防務。因此,緬甸趁機北上,攻佔了曾經從屬於中國的好幾個土司,包括孟養和木邦。

清朝統一全國後,繼承了明朝的“冬防”政策。清軍佈防於中緬交通沿線或交通節點,在春季瘴起之前,便會撤防留駐。

然而即便如此,緬甸仍對清朝邊境抄不止。不僅如此,緬甸還長期不對天朝上貢,在東南亞自稱天子,並攔截前往北京進貢的列國使臣。後來,緬甸不僅繼續蠶食清朝在雲南的土司,甚至還長驅直入,深入到思茅城。

一開始,乾隆皇帝並不準備直接對緬甸進行軍事懲罰。然而緬甸和暹羅(泰國)的戰爭,改變了這位大皇帝的態度。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緬甸攻佔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曾是清朝最忠順屬國的暹羅就此滅亡。一時間,緬甸的國土幾乎增加一倍。這還不算,緬甸還繼續西進,降服了老撾。就這樣,緬甸封建王朝通過武力擴張已控制了西起曼尼坡 ( 今印度境內 ),東到暹羅,北至中國雲南邊境,南到馬來半島的廣大地區。如果再不干預,中南半島將出現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

此時的緬甸,可謂是兵強馬壯,武器精良。他們從歐洲人手上購買了最好的燧發槍,無論是火器裝備率還是裝備本身,都超過了清軍。南方局勢,已經變得極端危險。

早在乾隆三十一年,清朝就決定對緬甸用兵,並開始在雲南增加部隊。而在這一年,清朝雲南巡撫楊應接納了木邦的內附。而這對於緬甸來說,無異於挑釁。因此緬甸大舉入侵木邦。

緬甸的囂張,也給了乾隆皇帝以藉口。於是乾隆命提督達啓帶兵擊緬,並很快收復了所有被佔領土。因此,雲南諸將都以爲緬甸好對付,紛紛表示要乘勝追擊。其中開 化同知陳元 震甚至

然而緬甸並不懼怕清朝的威脅,相反他們還屢次派出部隊,在木邦等地四處燒殺。導致木邦村寨皆被焚燬,百姓死傷無數。到了後來,緬甸更是直接殺入西雙版納,將戰火燒到了內地。

聽聞此消息後,乾隆皇帝怒不可遏,他頒佈旨意:

同時,乾隆認爲楊應琚辦事不力,於是將他問斬。其後,乾隆以自己的女婿明瑞爲大將,率兵大舉討伐緬甸。乾隆認爲,第一次衝突清軍之所以失利,是因爲軍隊主要以綠營爲主。因此,乾隆還特意撥給明瑞3000滿洲鐵騎。

原本明瑞準備追亡逐北,直接攻佔緬甸首都阿瓦,將緬甸化爲中國的郡縣。到了戰場上,清軍一開始確實取得了勝利。前文也說了,緬甸在火器上對清軍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在平原,緬甸的火槍手卻不足以對抗縱橫馳騁的滿洲鐵騎。因此只要是打野戰,緬軍根本不是對手。

1768年,清軍已經殺入緬甸境內。但是在敵國境內,事情卻發生了變化。原來,清軍多來自北方,根本受不了緬甸的酷暑和瘟疫。而緬甸還堅壁清野,製造了很多木柵欄。緬甸火槍手躲在木柵欄後,野戰無敵的滿洲鐵騎根本無法奈何他們。

由於久攻不下,清軍中開始出現了瘟疫。同時,由於清軍已經深入緬甸境內,導致糧草不濟。戰爭的天平開始向緬甸一方傾斜。很快,緬甸便發動了反攻,將團團圍住。雖然明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突出重圍,但是他仍因爲感染瘟疫而去世。

明瑞

兩次徵緬之戰,清朝都遭到了失敗。朝臣們皆認爲,既然緬甸已經退出了國境,不應再對緬甸用兵。然而乾隆卻乾綱獨斷,決定發動第三次徵緬戰役。這一次,乾隆派遣的是他的小舅子——傅恆。傅恆共集結了31000名士兵,其中13000人是緬甸人最怕的滿洲八旗。

這一次,清軍實力被大大加強,後勤保障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因此,傅恆屢次擊敗緬甸,並將戰火燒到了敵國境內。到了老官屯,緬甸人又故伎重演,砍伐巨木組成了路障,然後躲在後方發射火槍。

爲了擊潰路障,清軍用火炮進行轟擊。但由於緬甸路險,重炮無法運送到前線。輕炮奈何不了溼滑堅固的巨木。相持一個月後,兩軍皆爆發了瘟疫。相比之下,緬軍的狀況更糟。因爲清軍攔截了緬甸的運糧船,導致緬軍糧食緊張。

就在緬軍即將崩潰的時候,主帥傅恆卻身染重疾。傅恆認爲,如果自己病死,清軍必將因羣龍無首而崩潰。於是傅恆自作主張,向緬甸主帥伸出了橄欖枝。最終,傅恆和緬甸大將私下訂立合約。緬甸發誓永不進犯邊境,送回被掠的中國邊民,同時重新向清朝納貢。

最終,清軍和緬軍分別撤軍,第三次徵緬之戰結束。而這一次戰爭,可謂是虎頭蛇尾,沒有完成乾隆滅亡緬甸,化其爲中國一個省的戰略目標。與此同時,傅恆還死在了回軍的路上。

對於這次議和,乾隆和緬甸王孟駁都感到十分不滿。但孟駁聽說“乾隆大怒,欲四徵緬甸”時,他卻慫了。因此此時,暹羅華人鄭信帶兵起義,一時間暹羅到底都是反對緬甸的起義軍。另一方面,孟駁發現大清帝國的軍隊就好像無窮無盡一樣,軍費好像根本花不完。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爲清朝正值鼎盛時期,乾隆朝每年歲入達到4000萬兩白銀。徵緬之戰雖然花費了一千多萬兩白銀,但並不會讓大清帝國傷筋動骨。隨着緬甸的納貢服軟,乾隆也放棄了第四次征討緬甸。畢竟在新疆發生了大小和卓叛亂,相比於緬甸更爲重要。

清緬戰爭,難說是一場勝仗。畢竟大清帝國損失上千萬白銀,損失多員大將,死亡數萬士兵以及民夫,卻沒能實現開疆拓土。由於緬甸氣候實在惡劣,清朝重心又在北方,可以說這是一場絕對的必敗之戰。

然而也有學者認爲,乾隆的舉措實際是相當具有戰略眼光的。在乾隆的打擊下,暹羅從緬甸手中贏得了獨立,重建強盛的拉瑪王朝。緬甸統一東南亞的夢想徹底破碎。從此以後,緬甸再也不敢入侵中國,東南亞直到現在都沒有地區性強國。

暹羅復興後,希望乾隆能夠第四次征伐緬甸,事成之後兩國可瓜分其領土。但是乾隆對此卻斷然拒絕。在他看來,暹羅一旦滅亡緬甸,又將形成另一個邊患。因此他對暹羅使節說:“大清對緬甸無兵可徵。當然,大清也不幫緬甸征討他國。”在乾隆的調停下,緬甸和暹羅最終和解,持續數十年的戰爭最終平息。

總之,乾隆征討緬甸雖然未竟全功,但卻制止了東南亞的統一,穩定了南方邊防。不得不說,徵緬雖然輸了戰術,卻贏了戰略,是非常值得的。至於很多人說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吹牛皮。從歷史的角度看,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