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獨步全臺「復科版」迎元宵 要上電視了
花壇迎燈排將開拍電視劇,今天開鏡。(吳敏菁攝)
花壇迎燈排將開拍電視劇,今天開鏡。(吳敏菁攝)
花壇迎燈排將開拍電視劇,今天開鏡,廖峻扮土地公。(吳敏菁攝)
花壇迎燈排是地方流傳久遠的歷史故事。(吳敏菁攝)
流傳189年的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迎燈排,獨步全臺,充滿地方參 與的熱情,點亮民俗光輝,被形容是歷史最悠久、保留最多古禮逸趣 的「復刻版」燈節,花壇李成濟委託電視公司拍攝成影片,今年元宵節前,由「戲說臺灣」節目中以10個單元劇播出,今天知名演遠廖峻等劇組人員集合文德宮福德老爺前祈福、舉行開鏡儀式。
今天廖峻等劇組到花壇開鏡,未演先轟動,吸引大家一起來看「熱鬧」,對於上鏡頭期待。
花壇鄉長李成濟表示,傳說當年花壇鄉白沙坑(文德村)出身的「開臺翰林」曾維禎,天生賢能,16歲進舉,於道光六年赴京城參加會試,且榮獲雁塔題名,又在殿試時成績優異,名列翰林高冊,並蒙皇帝召見,皇上在接見新科翰林時,見其後有一白髮蒼顏的老翁,但忽而不見,便詢問:「曾卿後面所立老翁何人」,曾翰林奏曰:「臣並無帶人上殿,只有結帶轄境之福德正神香火,藉護考途平安」,皇上稱其靈驗,故敕封與翰林同格,並頒給御製烏紗帽乙頂,由翰林代領,是爲文德宮福德老爺戴烏紗官帽之由來。
此外,迎燈排的由來爲翰林曾維禎,某年隨道光皇帝在北京遊街賞花燈,曾翰林見景傷情,感於如此盛景,家鄉父老無福欣賞,欲辭官還鄉,道光嘉慰他的孝行,特賜在彰化花壇鄉白沙坑,每年元宵節均仿照京城「迎花燈」,與鄉親同歡。
每逢元宵節,彰化花壇民衆都會舉辦燈排遊街,花壇白沙坑的居民製作掛着紙燈籠的燈排,在白沙坑遶境,傳承180多年不斷,彰化縣花壇鄉的白沙坑地區包含白沙、文德、長沙等3個村落,每到了元宵節前夕,3個村落的居民都會開始製作燈排,籌備全國唯一的元宵節燈排遶境活動,又有「北天燈、南蜂炮、中燈排、東寒單」。
燈排是由紙燈籠串聯組合而成,外型就像小船,燈籠上則寫着擔任燈主的姓氏,因此又被稱爲「字姓燈」,而燈排上的燈籠數量必定爲單數。傳說鑽燈腳,必添丁,也是民俗流傳不墜的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