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Mate50 Pro評測:十年之後 華爲Mate已自成一派

【手機中國評測】9月6日下午,華爲Mate50系列發佈,在發佈會後我們也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上手內容,不過由於時間關係,很多體驗層面的內容都沒有涉及到,這也讓不少想買但一直觀望的用戶看了之後覺得不盡興。今天,在華爲Mate50系列正式開售之前,我們也爲大家帶來了深度體驗內容,或許看過之後大家會對今年的Mate50系列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瞭解。

尤其是對於正在觀望iPhone 14系列的用戶,以及手持Mate40系列、P40系列的老用戶,希望看完本次的Mate50 Pro深度體驗內容,心中會有一個如何選擇的答案。當然,我也是從一個Mate40 RS保時捷用戶角度出發來完成的本篇內容,其中也有一些個人角度的觀點,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廢話不多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天使用下來,華爲Mate50 Pro給我的感受如何。

Mate傳承,辨識度依舊拉滿

在Mate50系列發佈之後,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外觀方面,欣賞的有,批評的也有,其實不管是誇讚還是批評,都是好事,說明這款產品的熱度足夠高。從產品角度來看,Mate50系列的外觀設計是延續了Mate系列的基因的,而且相較於上一代的Mate40系列依然有着頗高的辨識度,拿在手裡即使帶殼,大家也能一眼看出來你換了新手機。

這次華爲一口氣推出了曜金黑、流光紫、冰霜銀、崑崙破曉和崑崙霞光五種配色,後兩者使用的是非常受捧的素皮材質和崑崙玻璃,這樣的結合想不火都難。從最新數據來看,預訂Mate50系列的用戶,有一半選擇了崑崙玻璃版本,足以見得受歡迎程度。我使用的是崑崙破曉版本,手感確實舒適,顏色也非常耐看,入手之後非常適合不戴殼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個問題,由於崑崙破曉版本相機模組部分是大片黑色玻璃,不耐髒,指紋或者是一些浮塵會看得比較明顯,從這個層面來看,崑崙霞光、冰霜銀、流光紫應該會更耐髒一些。

在這裡,我也告訴大家幾個保養素皮手機的秘籍,1、注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高溫高溼環境下,避免直接接觸熱源;2、注意避免與油脂物質、化妝品、香水、氫醇溶液以及其他可能導致素皮後蓋串色的材料接觸;3、注意勿使設備後蓋沾水,若表面不慎沾溼或污損,可使用乾淨柔軟的無絨淺色吸水布輕輕擦拭,吸乾水分後自然通風晾乾,千萬不要用肥皂或溶液清洗;4、注意不要使素皮後蓋表面遭其他物品刮蹭。

至於說崑崙玻璃,使得整機耐摔能力提升10倍,其實給了消費者很好的安全感,非常符合“我可以用不到但是你不能沒有”的定律。而且崑崙玻璃版本只比普通版本貴了200塊錢,選擇崑崙玻璃版本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雖然說我自己並沒有實測崑崙玻璃版本到底有多抗造,但是網絡上現在已經有許多測試視頻,比如直接摔或者用來砸核桃,崑崙玻璃都經住了考驗。雖然這只是一個測試,不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手機屏幕已經碎了仍在使用的用戶,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很有參考價值,不管是自己摔碎的還是熊孩子摔碎的,崑崙玻璃是可以提高手機屏幕破碎門檻的。

在此前的一些產品上,比如華爲P50系列的典藏版,華爲就推出了納米微晶玻璃,當時的抗摔性提升5倍,而現在的崑崙玻璃更像是納米微晶玻璃的進化版,抗摔性進一步提升。在這之後,我們應該會看到崑崙玻璃在P系列上的運用。另外一個層面,崑崙玻璃在Mate50系列上首秀,也進一步強化了這一代產品的產品力。比如搭配上衛星通信、應急模式、IP68級防塵抗水(高於行業標準,做到6米抗水)能力,它甚至有潛力去取代三防手機,某種層面來說,Mate50系列給了探險用戶一個新的選擇。

機身正面,華爲Mate50 Pro搭載的是一塊6.74英寸的10.7億色120Hz OLED屏幕,補齊了上一代產品120Hz高刷和色深方面的配置,搭配1440Hz高頻PWM調光,有效減少頻閃,日常使用體驗非常不錯。屏幕素質之外,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小夥伴在關注這次的劉海,確實,劉海讓Mate50 Pro有了一種穿越感,可能是穿越到了自家的Mate20系列和Mate30系列上,也可能是穿越到了iPhone 14上。當然,劉海也讓它的正面辨識度進一步提高這是毋庸置疑的,除了蘋果和華爲自家產品,目前市面上可能都沒有什麼搭載劉海屏的產品了。

爲什麼選擇劉海而沒有沿用Mate40 Pro的挖槽屏,相信這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對於還沒有上手的消費者來說,可能最先看到的是屏幕變劉海了,用過之後你也會發現,在上一代產品上比較受追捧的隔空手勢功能目前並不支持,如果你在Mate40系列上用習慣了這個功能,換過來之後可能會有些不適應。另一個就是Mate30系列和Mate40系列兩代瀑布屏,其實讓不少用戶已經習慣了,而且搭配側邊音量調節功能非常自然。不過現在Mate50系列由於屏幕曲率並沒有那麼大,所以側邊音量調節功能也沒了,老用戶同樣需要有一個習慣的過程。

華爲影像XMAG,不要神化,更不要低估

在華爲Mate50系列亮相之前,華爲就高調發布了華爲影像XMAGE,這讓不少人對這個充滿了期待,也對Mate50系列的影像能力有了更重的好奇心。我也一樣,過去幾年裡,看着華爲與徠卡合作的風生水起,影像實力也是不斷精進,自然也對這次的Mate50系列好奇不已。現在我就帶大家來看看Mate50 Pro的影像是個什麼樣的表現。

首先來說感受最直觀的XMAGE風格,通過頂部的風格切換按鈕就可以切換不同的XMAGE風格。XMAGE風格分爲原色、鮮豔、明快三種,原色真實純淨,自然細膩,所見即所得;鮮豔沁潤色彩,明暗有致,渲染沉浸範圍;明快通透質感,層次分明,定格生動細節。我們來看一組三種風格的樣張對比。

日常使用的時候,我們可以自由切換三種不同的XMAGE風格,在不同的場景中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就要看大家的喜好了。而且,相信大家也看到Mate50 Pro的水印了,很有辨識度,看起來也充滿高級感。當然,它有兩種水印可選,另一種在後續的樣張中大家可以看到。

在相機界面,切換XMAGE風格的旁邊就是濾鏡,我們可以選擇經典、晨光、清純、灰調、黑金、藍調、青橙等濾鏡。在錄像的時候,濾鏡會有所調整,加入了AI色彩和人像虛化兩種,可以針對視頻拍攝帶來更進階的效果。

在XMAGE風格之外,大家最最關注的應該就是可變光圈了,它這個其實是針對主攝設計的,我們甚至可以肉眼看到光圈的大小調節,非常震撼。自動模式下,華爲Mate50 Pro擁有四檔智慧光圈,可根據不同場景智能匹配光圈大小,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日常拍照時會用到的;專業模式下,華爲Mate50 Pro則可以實現十檔可調物理光圈,可隨心調整景深範圍和虛化程度,這對於習慣使用專業模式的用戶又多了一些專業性和趣味性。可變光圈的加入也讓Mate50 Pro的專業模式界面有了些許變化,通過調節“A”我們就可以調節光圈。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有這樣的疑惑,“可變光圈會提升我的攝影體驗嗎?”其實用過之後你就會發現,可變光圈的加入讓Mate50系列的攝影玩法多了起來,可以讓很多專業用戶在它身上找到使用專業模式、可變光圈攝影的樂趣,這在之前的手機上是無從體驗的。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變光圈的加入會爲我們呈現出一張靚麗的照片,而對於我來說,它可以激發我對專業模式的探索,會試着去用不同的光圈拍照。怎麼說呢,華爲Mate50系列可變光圈的加入可能會改變你的手機攝影習慣,讓你有了對ISO、快門速度、光圈這些專業參數探索的的興趣,會讓你試着在這些專業參數當中找尋光感的平衡。

另外一個疑問就是“很多手機的相機裡不都有大光圈模式嗎?這不和Mate50系列的可變光圈一樣嗎?”確實,這很容易給人造成誤解,華爲Mate50 Pro也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而是在大光圈模式裡做了一個新穎的設計,區分出了傳統的“虛擬光圈”,加入了獨家的“物理光圈”,並且都可以手動調節。華爲也給出了說明,虛擬光圈是融合軟件算法和物理光圈能力,可虛化背景,突出主體,建議相機和拍攝對象不超過2米。而物理光圈可直接調節鏡頭光圈,獲得物理級精細虛化效果。

帶來業界最大F1.4光圈之外,Mate50 Pro的5000萬像素超光變主攝也使用了華爲自研的RYYB濾鏡陣列,這讓它的進光量得到了巨大提升,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就理解爲什麼華爲這次要把Mate50系列的影像系統命名爲“超光變影像系統”了吧,這其實就是光的藝術。如此一來,華爲Mate50 Pro的暗光拍攝能力依舊有一手,如果你喜歡晚上出去拍照,那麼Mate50 Pro值得一試。

主攝之外值得一說的就是這顆廣角微距鏡頭,可拍攝廣角照片之外,還可以拍攝2.5cm超級微距照片,讓你去探索有趣的微觀世界。在超級微距模式下,我們可以切換廣角、1x、3.5x、10x的變焦效果,最大可以放大15x,從而帶來不同的拍攝效果。

得益於此,使用Mate50 Pro我們也可以看其他產品的屏幕排列方式(我順勢拍了我顯示器的排列方式),有點像之前一些產品的顯微鏡功能了。而且爲了方便拍攝時精準找到拍攝物體,Mate50 Pro還加入了微距的取景框,用起來真的方便不少。

另外,在長焦拍攝的時候,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當我們變焦到100X的時候,取景框會顯示一個腳架的小標誌,點一下就可以開啓“腳架級防抖”,開啓之後確實防抖能力會進一步提升,這在用戶使用100X拍照時會好感倍增,雖然100X平時用的場景並不多,但是關鍵時刻可以夠穩,比如拍月亮這件事兒。

在錄像方面,華爲Mate50 Pro這一次加入了HDR Vivid錄製,使用該模式錄製可以提升色彩和對比度,實測在720p/1080p/4K@30fps的時候可以使用,對於視頻創作者來說會有一定的助益。HDR Vivid作爲行業的重要標準,未來我們會在更多產品上看到。

黑科技加持,這很Mate

在消費領域,大家對衛星通信其實是比較陌生的,華爲Mate50系列此次將衛星通信引入到手機上,可以說是激起了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的關注。華爲Mate50系列也成爲了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通信消息的大衆智能手機,在地面無網絡信號覆蓋的環境下,用戶可通過暢連APP,將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發出,從而與外界保持聯繫,並支持多條位置生成軌跡地圖,讓我們在野外也有十足的安全感。

華爲Mate50系列的衛星通信在城市地面、原始森林等場景都可以使用,使用場景是比較廣的。對於接收端,並不需要是華爲手機,也不需要安裝暢連APP,地面站會把衛星消息轉換成普通短信,普通手機也可以接收到Mate50系列發出來的衛星消息。消息發送成功之後,會顯示收到衛星迴執,如果顯示未收到回執,代表發送不成功。對於衛星通信這個功能,華爲李小龍給出的總結是“一生用一次,一次續一生”,確實可以在關鍵時刻救命,爲用戶的安全帶來了多一重的保障。

關於衛星通信的具體使用方法和演示,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的視頻評測,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而衛星通信作爲Mate50系列的一個重要賣點,這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的產品上,華爲更多產品可能會陸續用上衛星通信,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另一項黑科技就是應急模式了,這也在發佈之前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我們先看體驗層面,它和華爲之前的超級省電界面類似,整個界面變黑,並且可以添加幾個需要使用的應用,以解燃眉之急。Mate50系列的應急模式支持通話12分鐘或亮碼10次或掃碼4次等應急操作。在技術上,應急模式是通過聚能泵技術,智能聚合機身電池的殘餘電量,在1%低電量下自動開啓功能,並不需要用戶去手動操作。

還有一項就是智感掃碼功能,無論是支付碼、場所碼,都可以自動分類跳轉,用戶在任何界面返回桌面時,只要敲擊後蓋或者點擊屏幕上的提示就可以快速掃碼。日常生活中不論是支付還是掃健康碼,也都變得更快捷。當然了,後置帶來的智感掃碼和前置帶來的智感支付形成了非常統一的體驗,如果面對的是掃碼設備,正面可以直接調出付款碼,如果面對的是二維碼,後置可以智感掃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拿出手機而已。

從2013年首款Mate發佈,到2022年Mate50系列亮相,華爲Mate系列走過的十年不光見證了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在用創新科技引領智能手機的不斷突破。往小了說,Mate系列助力華爲衝擊高端市場,讓全球用戶認識到了華爲這個品牌;往大了說,華爲Mate系列成爲了國產高端的代表之作,在面對蘋果、三星這樣的國際大廠時,以華爲爲代表的國產品牌有勇氣也有實力去掰手腕。

但是在2019年之後,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爲不光Mate系列面臨着重重困難,品牌亦是如此。在這些年裡,華爲的千軍萬馬始終以破釜沉舟的毅力以及堅定不移的科研投入,不斷地向技術瓶頸發起衝鋒,突破是遲早的事情。正如這次Mate50系列發佈會的一句話“跨越山海,終見曙光”一樣,華爲既涉過深海,也登過高山,現在華爲正處於“破曉”時刻,曙光就在眼前。讓我們一同期待下一代產品能夠麒麟歸來,5G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