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盼3年解決垃圾裸露堆置問題 與地方政府合力

針對近期外界關切垃圾堆置議題,環境部4日表示,將持續透過數位化管理、源頭減量資源回收、掩埋場整理整頓、垃圾打包減積減容等手段,協助地方加速垃圾妥善處理去化,透過地方政府與環境部合作,目標在三年內解決縣市垃圾裸露堆置情形。

環境部表示,由於國內自2017年起24座焚化廠進入整改期,因此部分垃圾需進入掩埋場處理。雖然衛生掩埋是處理方式之一,但是大部分縣市認爲暫置只是過渡時期,仍期待可以進焚化爐處理,對進場垃圾未立即進行推平覆土作業,長期下來造成目前堆置的情況。

垃圾處理依據地方制度法規定,屬地方自治事項,環境部預計三年內中央投入12億,並督促各縣市依規定對進場垃圾推平覆土掩埋,以及強化掩埋場整理整頓打包及防災措施等工作,截至2024年6月底裸露堆置垃圾掩埋場之場數及堆置量已逐步下降,暫置量已由2023年原計84萬噸共53場,下降爲73.2萬噸計48場。

環境部指出,爲加速澈底解決裸露垃圾堆置問題,已督導地方政府提報分年處理規劃並定期召開進度追蹤會議,管考地方執行進度,並補助縣市強化掩埋場防災監控,如設置紅外線熱像儀、設置沼氣管、補助消防設備及CCTV監控等工作,其中針對高風險場址優先處理補助掩埋覆土、要求環境敏感區掩埋場及轉運站不再收受廢棄物或調整爲倉儲型室內轉運。

環境部進一步說明,雖然焚化爐整改期要持續到2031年,但是近年桃園市、花蓮縣及臺東縣等3廠及雲林麥寮六輕焚化爐汰舊換新廠已投入運轉中,全臺垃圾焚化量能已有明顯增加,預計至2024年底新竹縣焚化廠完工,總處理量能將達689萬噸/年,並預計至2027年底臺南市城西焚化廠更新爐完工運轉,屆時全國29廠總處理量能可達700萬噸/年,隨着國內自主處理設施陸續完工營運,垃圾處理量能亦隨之增加,可加速垃圾去化處理。

近年因民衆生活型態改變,網購、外送及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增加,垃圾有逐年成長趨勢,環境部請各地方環保局學習彰化縣成功經驗,加強垃圾強制分類宣導及執行破袋稽查,以重新喚起民衆垃圾分類回收的環保意識,並呼籲民衆一起源頭減量,並做好分類和回收,以抑制垃圾量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