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兩岸情 賴清德何苦抽刀斷水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一場黃埔建校百年慶典,賴清德赴鳳山校閱演講,習近平自北京賀信致意,並問候包括臺灣校友在內的「廣大海內外黃埔同學及其親屬」。然而,這一個兩岸最高層同時聚焦、又各自發揮的重大節點,卻因爲對黃埔歷史的詮釋側重及史觀本位不同,而未能達到默契共振、隔海對話與降低緊張對峙的效應。

習近平的賀信,對黃埔的肇始強調其爲「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我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學校」,自不令人意外,也頗合史實。而賴清德的校慶講話,雖較其520的就職演說更爲正視黃埔軍校與近現代中國的紐帶,也按照國軍傳統視角,歷數歷屆官校生投身「東征、北伐、剿共、抗戰」的征途。特別是在開篇提及陸軍官校成立於「國家危亡、國事內外交迫之際」時,賴清德當然亦深知,他此處所言的「國家」,並非「臺灣」或「中華民國臺灣」,而是原汁原味、未遭臺獨意識嫁接的原典版中華民國。而當年黃埔創校世代的師生們,不論來自哪個省分、身處國共哪個陣營,其所圖拯救於危亡者,更切切實實是進入了民國時代的中國。

但另一方面,賴清德既聲言在百年校慶之際,自己要向「所有曾經在此學習、成長,併爲國家和人民做出卓越貢獻的陸官人」致敬,轉手卻又挑起「真陸官」和「假黃埔」的概念對立。彷彿未隨國府播遷來臺者及校友後人,就沒有在大陸上繼續紀念黃埔精神和勳業的資格和正當性。

更突兀的是,賴清德此言的出發點,斷非在國共之間爭正朔,亦不是欲爲是否跟隨蔣中正到底而辨忠逆。箇中鵠的,僅在於服務「賴版兩國論」,而遂行兩岸間共享情懷與人文淵源的切割。

更大的矛盾在於,賴清德的講稿既已明言:陸官在抗戰之後續於「國共內戰中」失利而遷臺;那麼就應正視70多年來的兩岸關係,基本上即爲內戰遺緒與實控分治延伸之本質。然而,賴在講稿後段卻又陡然調轉站位,忽焉使強勢崛起的「中國」又成了臺灣與中華民國的「外國」。此種史觀的飄移與文脈理路的糾結,賴團隊在推敲撰擬時,難道未曾感到一絲身心乖離、魂體分殊的違和嗎?

當然,在傳統中華民國史觀與臺獨史觀的夾縫中兩面連綴、居間遊擊,似已成賴團隊主打的方向。這種機巧,在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偏差地援引馬英九立足於一中基盤之上的「兩岸互不隸屬」說法以替自己的賴版兩國論背書,即已顯現。

更能體現賴強勢抓權風格的,還有他一面宣示「當前的國軍不屬於任何個人或黨派」,卻又急切地以三軍統帥的身分,把在現行憲制與法律上皆無堅實基礎,朝野與民間也還缺乏明確共識的賴版兩國論,植入到軍人必須堅持的信條之中。

賴清德既諭示國軍告別革命,轉以維護民主爲念。又何不從自身垂範,更民主地尊重臺灣社會的多元認同與兩岸發展的客觀歷程,以桶箍自齊,而非徒勞地斬斫歷史長河。(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