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專欄》民進黨政府「對美3C」不可靠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民進黨政府現在主要靠三個「C」維繫美國對其的支持。
第一個「C」一定是中國(China)。美國的「一中政策」內涵是《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六項保證」,裡面有臺灣存在及操作的空間,不過,這空間的大小與美國和中共當局的關係極爲有關。
從川普第一任開始,決定將修正主義的中國大陸視爲美國的競爭者、挑戰者,拜登上任後,同樣將中國大陸視爲世上唯一有意重塑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的競爭者,所以在美陸關係快速惡化之下,出現了美國國會的「友臺法案」、行政部門對臺交流規範略爲鬆綁,還有許多美官方出資的海外機構自港遷臺。臺灣在這趨勢裡雖還不能說是「撿到槍」,但的確賺到一些臺美關係的本錢。
若干臺灣政治人物和團體還刻意將臺灣分別與香港、烏克蘭類比,大賣「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蔡英文任內則常強調臺灣站在威權國家威脅的最前線,還不預警地恢復役期爲1年,藉以博取西方國家與社會的同情和支持。
其實只要中共不武、臺灣不獨,就可維繫或促進基本的兩岸關係,而這兩個情況正好是馬英九執政時期發生的。中共雖不放棄武力統一,但只要臺灣官方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與對岸的互動,武統的因素就不會像現在如此之高。
民進黨政府不是不懂,而是不想,因爲那樣做的話不僅與其「臺獨黨綱」意識形態格格不入,而且無法搭上美國朝野兩黨均將中共視爲最大挑戰或威脅的「順風車」,緊緊依附在美國保護傘之下繼續炒作「抗中保臺」。
第二個「C」是晶片(chips)。號稱護國神山的臺積電是在蔡英文任內、川普第一任的最後兩個月,獲投審會覈准赴美國亞歷桑納州投資高階晶片廠,目前只剩最核心的兩奈米技術還留在臺灣。
蔡政府當時明知此舉是向美政界交心,尤其是加強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的關係,但據稱來自美國的壓力希望臺灣儘快同意將兩奈米晶片技術輸出到美國。川普在競選時,兩次公開說臺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加上他的「美國製造」政策訴求,則很有可能加速賴清德政府同意將最核心技術輸美。
雖然經濟部長和國發會主委最近都異口同聲表示,臺積電兩奈米晶片技術還不會輸美,但爲了讓川普「息怒」,這兩位閣員保證的「保鮮期」不知還有多久。就在11月20日,經濟部長似已有點鬆口地說,臺積電是否要將2奈米制程送去美國廠,端視美國市場需求而定。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最後的「C」是信心(confidence)。民進黨政府對多數的美國政治人物展現高度的尊敬與信心,但也常過於矯情地推銷對美國的信心。
例如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於立法院答詢表示,「臺灣跟世界,尤其跟我們民主理念相同國家,不僅美國、日本……,都應互相信賴,而不能有懷疑」。這種臺灣各界「不能懷疑美國」的主張,讓人感到民進黨主政者拚命向美輸誠,在高度上完全不能與美國在臺協會前臺北處處長孫曉雅對「疑美論」的迴應相比。
孫曉雅在2024年6月中旬快離任時指出,美國不會要求盟友「盲目地追隨」,「在民主社會適度的懷疑是好事」,雖然美臺基於共同目標和價值而合作,但臺灣也應考量自身利益和憂慮。但她另對刻意的「疑美論」提出批評,認爲這是對民主陣營的重大挑戰。誠哉斯言!
中國、晶片、信心三者,對賴政府的對美政策而言,只要美陸關係轉緩或臺在美晶片供應鏈地位弱化,臺灣剩下的就只能強調對美信心滿滿了,這絕對是操之在人的超弱勢戰略。
(作者爲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