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蓀林場「希望之樹」點燈 亮至明年2月28日
中興大學惠蓀林場-「希望之樹」點燈,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左一)等人,手持火把,點燃「原住民營火」。圖/劉朱鬆
耶誕前夕,一年一度備受矚目的中興大學惠蓀林場-「希望之樹」點燈,22日晚上登場,代表惠蓀以全新的力量,迎接下一個年度。由於希望之樹點燈,迄今已邁入第15年,成爲林場每年於聖誕前夕點亮「希望之樹」的重頭戲。
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表示,歲末寒冬,今天剛好又是冬至,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快樂,過去這幾年,因COVID-19關係,活動比較少一點,但目前所有活動都已恢復正常,今天就擴大舉辦。
與會的興大各單位,還包括興大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代理院長黃紹毅、實驗林管理處長盧昆宗,及貴賓等數百人。
惠蓀林場延續傳統,每年於聖誕前夕點亮希望之樹,已邁入第15年,「送給森林禮物」是今年主燈設計概念,當夜晚到來打開禮物,隱身在森林中的樹型燈光,象徵着2024希望之樹,從今年12月22日至明年2月28日,入園民衆將獲得希望種子許願卡,將2024年願望放置這大禮物中,伴隨希望之樹,每個夜晚的樹燈祝福,祈求來年心想事成。
主燈身後的矗立樹林中,可欣賞到多媒體燈光藝術,結合大片杉木樹羣,感受沉浸式夜晚燈光變幻的森林,展現樹形高大的峻美及樹冠層更加壯麗的神秘氛圍,體驗不一樣的森林氛圍。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實驗林管理處惠蓀林場,及新化林場執行林業暨自然保育署補助推廣計劃,秉持結合在地文化用及親民的方式,推廣國產木竹材,結合惠蓀林場周圍「賽德克族」的文化,製作DIY竹燈,林場疏伐材,製作柚木餐盤。
執行2023年國家植物園方舟計劃,在惠蓀林場及新化林場,都爲保留臺灣珍稀有植物都陸續增建溫室,今年也設計蘇鐵蕨、長藥隔蜘蛛抱蛋、臺灣紅豆樹、反刺苦櫧,及天料木等五款惠蓀林場珍稀植物藏書票貼紙,結合森林志工老師導覽解說,讓民衆更瞭解臺灣珍稀植物。
祈福點燈儀式,結合當地原住民慶祝舞蹈帶動,由牧師帶領下,衆人祈福、詩歌歌頌,在地原民文化特色帶給我們的無限感動。即日至明年 2月28日止,每天晚上持續點亮惠蓀林場的希望之樹,別忘了寫下希望種子許願卡,更能免費索取年度的希望小樹苗,在新年種樹,乘載着滿滿的祝福一同等待開花結果。
惠蓀林場是中興大學所屬四個實驗林場中,最具規模的一個,日治時期即隸屬於北海道帝大的「演習林」,歷史悠久,面積廣達7,477公頃,場內具有高山、峽谷,地形起伏,風景綺旎。
海拔自林場入口迎翠橋的450公尺,至守城大山的2,419公尺,高度差異近2,000公尺,因而具備亞熱帶、暖帶、溫帶氣候等不同的氣候特色,森林亦隨之呈垂直分佈,而兼有三帶的植物種類,場內大部分的區域,保存了原始的狀態,孕育了多樣性的生態系,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