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寶寶誕生!北市學童成功孵化鱟魚 化身養殖保母

大同國小與金華國小學生孵化出連體鱟。(臺北市教育局提供)

爲提升臺北市學生對於海洋的學習與認識,以推動不臨海縣市的海洋教育,臺北市教育局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 MOU,合辦海洋公民科學教育計劃,其中「鱟知鱟學計劃」,由北市 40 所國中小學生擔任鱟魚養殖保母,共同協助覆育活化石,現陸續傳出鱟魚卵孵化的好消息。

教育局表示,鱟知鱟學計劃8月底正式啓動,並邀集40 所國中小負責執行計劃教師至海科館參加養殖說明、研習並領取鱟卵及養殖箱等器材,帶回學校養殖孵化覆育,並讓學生觀察學習及進行相關實驗,其中魚卵孵化必須隨時關注每天氣候溫度調整、海水的鹽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孵化。

教育局說明,10月初陸續傳出各校傳來孵化成功的好消息,像是大同國小與金華國小學生分享,看到鱟卵孵化出連體鱟,感到非常驚奇,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雨農國小學生則說,看到鱟快孵化的卵會跳來跳去,好像在水裡跳水中芭蕾一樣,覺得很有成就感、充實有趣。

臺北市教育局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辦海洋公民科學教育計劃,10月初傳出好消息,由北市 40 所國中小學生執行的「鱟知鱟學計劃」魚卵正陸續孵化中。圖爲學生爲鱟魚卵檢測水缸氮氣含量。(臺北市教育局提供)

康寧國小魏老師表示,臺灣雖然是海島國家,但在靠山的內湖很難深入推展海洋教育,但這學期多出養殖教學,許多學生都覺得很幸運,能實際接觸到以前只能在影片中看到的鱟,也透過養殖過程,深刻了解課程概念,讓學生與鱟一起學習成長。

教育局補充,鱟知鱟學計劃已邁入第二階段,40 所鱟魚養殖保母學校將持續觀察與照已孵化的一齡小鱟魚,讓這些鱟魚正常長大,期許有一天可以將牠們放回大海,讓牠們回到真正的家,亦將持續與北市戶外教育和海洋教育中心合作推廣海洋公民科學教育計劃,增進學生對於親海、愛海與知海的海洋教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