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拍照銳化嚴重,真的是計算攝影的鍋嗎?
之前,我們講過iPhone拍照鬼影問題,如果說鬼影還能忍,過度銳化是真的難以忍受!
自從2019年,蘋果在iPhone 11系列搭載了Deep Fusion(深度融合)功能,炫了一把計算攝影。但從iPhone 12系列開始,Deep Fusion就翻車了!爲了所謂的細節,暴力拉昇對比度,造成非常明顯的過度銳化問題。
而且這一問題不僅沒有隨着新機型和系統升級改善,反而一代比一代嚴重,iPhone用戶苦過度銳化久矣。
社交平臺上隨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案例
iPhone過度銳化到什麼程度呢?典型的例子就是拍攝貓狗,因爲Deep Fusion會把紋理細節強化,導致動物的毛髮不僅沒有了肉眼看起來的輕柔毛絨絨的感覺,反而因爲加強的紋理細節和對比度,噪點拉滿,看起來全身髒兮兮。
即便不拍攝貓狗,日常拍攝花草樹木、建築、天空等場景,也都能感覺到過度銳化的現象。此前,這一問題只在拍攝夜景或光線較暗的時候纔會出現,但到了iPhone 15這一代,即使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也會暴力拉昇亮度、對比度,再經過多幀融合,反而使得畫面清晰度明顯下降,畫質裂化。
使用iPhone 15 Pro拍攝
最離譜的是,自己在取景框裡看着畫面明明好好的,一旦按下快門,你能肉眼可見的看到照片被過度銳化的過程,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一張照片在自己面前從清晰明亮,變得越來越“髒”,這種感覺太扎心了,足以讓人喪失拍攝熱情,看着這種效果,怎麼可能還有拿出手機拍照的慾望呢?
使用iPhone 15 Pro拍攝
更不幸的是,雖然這麼多年,iPhone過度銳化的問題已經“天怒人怨”,但似乎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一方面這是因爲蘋果持續把Deep Fusion加入所有攝像頭,以及幾乎所有的拍照模式包括LivePhoto、人像,且無法自主關閉,導致這種銳化過度的問題一代比一代突出,比如人像模式下,在暴力銳化下,人物頭髮時常被拍出就像一個月沒洗的效果。
當然網上也有很多針對iPhone過度銳化的解決方法,但只要你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大多不靠譜。
比如使用Live Photo拍攝,然後在相冊裡選擇其他幀作爲封面;或者採用按住快門左滑的方式開啓連拍,因爲連拍無法激活Deep Fusion;亦或者Pro機型開啓ProRaw格式拍攝,再通過相冊編輯保存,這樣可以得到一張不那麼過度銳化的照片……
這些方法的問題都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麻煩,而且還會造成大量佔用手機存儲的問題,還要在相冊中重新編輯,這是圖啥?
另外就是使用第三方的相機App,包括NOMO RAW、Focus、Procam、Halide Mark II等,但這些App存在付費問題,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也有一定的使用門檻。可以說,因爲蘋果的所謂計算攝影,導致很多iPhone用戶只能一直忍受過度銳化的照片。
用戶呼聲那麼高,但這麼多年都沒有改善,蘋果難道真的看不見自己的問題嗎?如果說鬼影還是因爲硬件原因造成,但過度銳化這種明顯的軟件算法問題,爲什麼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和優化呢?
有人把它歸咎於計算攝影的鍋。Deep Fusion功能會在按下快門前,以較高快門速度拍攝4張照片,之後再拍攝4張標準曝光時長的照片,同時捕捉1張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在此過程中,仿生芯片以像素級精度分析照片,將這 9張照片分出高低權重後進行融合、優化。
在早期iPhone只有1200W像素解析力不足的情況下,Deep Fusion的加入確實有效提升了圖像銳度和解析力,硬生生從算法層面,拉高了iPhone的成像水準。
計算攝影也因此大放異彩,到現在,各大手機廠商對計算攝影的追捧都沒有停止,谷歌、華爲、vivo、OPPO、小米都在計算攝影的道路上有所造詣,甚至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化之路。
誠然,前期國產手機廠商在計算攝影的應用上,同樣存在過度提亮、塗抹明顯、美顏過度等問題,但在風格化影調被重視起來之後,通過計算攝影反而讓這些手機的光影、色調有了各自的特點,銳化、塗抹、多幀合成、HDR等也不再是畫質表現的關鍵,如何真實呈現光影變化、明暗對比、色彩風格反而成了計算攝影的重點課題。
這也可以說是,這幾年手機廠與相機廠聯名,模仿其風格化所帶來的額外好處,但不得不說的是,在硬件能力上,手機可能永遠無法追趕微單、單反相機,但通過計算攝影的恰當應用,卻可以讓其在觀感上逐步抹平這種差距。
iPhone的過度銳化問題,不應該全歸咎於計算攝影。正是因爲憑藉強大的算法,芯片算力,讓蘋果試圖通過計算攝影去人爲縮小硬件上的差距,這纔是問題的關鍵。依賴算法去提升硬件水平無法達到的真實表現,這真的行得通嗎?
蘋果想要重回手機攝影王座,僅靠軟件算法難以實現,如今蘋果也已經開始在傳感器硬件上加碼,iPhone 16系列相傳還會進一步增大傳感器尺寸。但在硬件提升的同時,如何讓計算攝影的算法去同步適配,找到自己的一條軟硬兼施的道路,纔是蘋果的癥結所在。
從目前來說,蘋果已經從引領者變成了追趕者,就看什麼時候能追趕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