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小調薪大問題

(圖/本報系資料照)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4日做出決議,明年最低工資調幅4.08%,月薪調高到2萬8590元,時薪爲190元,增加7元,適用對象爲257萬名勞工,其中220萬名爲本國勞工。政府看來相當滿意,認爲是連續第9度「調薪」,充分照顧邊際勞工,且絕大多數是本國勞工,不是外界常說的外籍勞工。

去年我國通膨率爲2.5%,而此次基本工資調高4.08%,明顯高於通膨率,應是勞團滿意的原因。然而,去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僅1.4%,爲14年來新低,除高科技電子業和金融等極少數服務業景氣良好外,衆多行業都相當艱苦。但在政府塑造的工資調升壓力下,資方不敢忤逆主流意見,只是不少薄利營生的服務業者應很快就會退出市場,並反映在明年的失業率上,政府可別得意忘形了。

其實,韓國明年最低工資僅微幅調漲1.7%,顯著低於去年物價上漲率3.6%。因前幾年最低工資調漲過多,嚴重衝擊中小企業,倒閉歇業頻傳,故這兩年對調漲都謹慎行事。民進黨政府只看旺到爆的高科技電子業,卻極少關心衆多掙扎求生的服務業。

然而,最低工資的「適用對象」其實存在着更大的問題。全臺目前就業人口1160萬人,政府指適用最低工資的本國勞工有220萬人,佔比爲19%。這是個奇特的現象,按理說,勞工薪資分佈應爲常態分配,也就是最多人會在平均數附近,薪水愈高的人數愈少,愈低的也會愈少。但居然有高達2成的就業者「適用」最低工資,這現象違反經驗法則。

美國自去年元旦開始,23個州調高了最低薪資,適用840萬勞工。假設其他未調整的各州平均人口和勞工就業狀況和這23州類似,意味若50州都調整最低薪資時,將影響到1825萬名勞工,佔全國就業者的11.3%。而韓國適用最低工資的勞工比例約9%。那麼臺灣高達2成的勞工適用顯示出什麼問題呢?

一個可能的問題是,目前臺灣有太多生產力低落、業主只能付「最低工資」的中小企業,比例高達美、韓的兩倍之多。這現象可能和政府長期鼓勵年輕人創業,產業到處是「紅海」、「內卷」嚴重所致;也可能是政府年年調高基本工資,對於大量生產力更低的勞工,僱主只能以刪減福利求生。

另一種可能,是大量企業不按勞工真實薪資申報勞健保,僅以基本工資申報來逃避費用。這既損害勞工權益,又讓政府統計和施政無法精確。

無論是哪種原因或兩者皆有,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政府不能裝作沒事,反而還宣傳調高基本工資造福了「大量」勞工。(作者爲華梵大學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