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過度致交易行爲扭曲!農商行自律調查背後 小行買債暗藏風險
自律調查啓動近4個月後,四家農村商業銀行自律調查情況公佈。
“債券交易內控管理不健全,對交易員激勵過度,導致部分交易員交易行爲扭曲,通過集中資金優勢連續買賣、自買自賣和頻繁報價撤價誘導交易等方式影響債券價格,部分交易涉及利益輸送。”
12月2日,交易商協會通報對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常熟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蘇農銀行”)自律調查情況。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貝殼財經記者指出,銀行對交易員的激勵既要充分體現其價值,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又要防止激勵過度導致其交易行爲發生扭曲。
他進一步表示,爲應對淨息差下降壓力,中小銀行熱衷買債,但過度買債或導致資產結構、盈利結構發生變化,債券資產和債券投資交易收入佔比高,引發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銀行面臨風險加大。
4家農商行涉操縱市場價格遭“點名”
在今年“資產荒”的背景下,銀行業形成“大行放貸,小行買債”局面,債券投資收益成爲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但銀行買債的背後亦有問題顯現。
今年8月,交易商協會監測發現,常熟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蘇農銀行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中涉嫌操縱市場價格、利益輸送。依據相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對上述4家機構啓動自律調查。
對於交易商協會的自律調查,常熟銀行曾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該行就此進行相關排查,配合交易商協會調查工作。而對於本次自律調查結果,常熟銀行董秘辦則表示,暫不清楚具體情況。
同在今年8月,交易商協會還曾發文稱,近期在交易商協會查處的案件中,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在國債交易中存在出借債券賬戶和利益輸送等違規情形,交易商協會已將部分嚴重違規機構移送中國人民銀行實施行政處罰,對於其他此類案件線索交易商協會正在加緊調查處理。
彼時,亦有市場傳聞“江蘇省聯社通知江蘇農商行禁止國債交易”,對此,貝殼財經記者曾從常熟銀行相關人士處獲悉,該行未收到相關通知;江陰銀行則表示,國債正常交易。
農商行熱衷買債 常熟銀行、蘇農銀行投資收益大漲
此次被自律調查的4家銀行爲江蘇地區農商行,資產規模均超千億元。截至今年9月末,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5410.09億元;截至2023年末,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總資產1747億元。
常熟銀行、蘇農銀行均在A股上市,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常熟銀行、蘇農銀行總資產分別爲3627億元、2100億元。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蘇農銀行因資本利得增加投資收益同比大漲63.66%,因國債投資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同比增長35.50%;常熟銀行因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投資收益增加投資收益同比大漲超九成。
在淨息差壓力下,熱衷買債的不只有常熟銀行、蘇農銀行。根據外匯交易中心的統計,農商行2023年全年二級市場現券買入量佔全市場總買入量的12%,佔比僅次於券商自營的34%和城商銀行的13%。2024年以來,農商行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一舉超過城商行,成爲債券二級市場第二大活躍機構。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部分銀行熱衷買國債,主要是近年來宏觀經濟波動,金融市場波動,實體經濟經營面臨一定壓力,融資需求偏弱等,導致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對安全資產需求增加。
他進一步指出,任何資產價格過度走高偏離基本面都或面臨潛在泡沫刺破風險。少數機構大舉買入國債,若債券價格調整,或將面臨投資浮虧、資產減值甚至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
“小行買債”需防範風險
今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現券總成交218.7萬億元,同比增長34.2%,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198.2萬億元,同比增長37.9%。
資金涌入債市也導致中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董希淼稱,“2024年以來我國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較爲明顯,30年期國債收益率運行至2.5%下方,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探至2%之下,創20年來最低。”
董希淼指出,央行曾多次提醒,其在公開市場開展國債交易操作是雙向的,並非一味買入,也可以擇機賣出。潘功勝行長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央銀行需要從宏觀審慎角度觀察、評估金融市場的狀況,及時校正和阻斷金融市場風險的累積。
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爲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人民銀行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
董希淼認爲,央行多次在公開市場開展國債賣出操作,這將影響債券二級市場供求關係,從而影響利率走勢,努力避免中長期國債利率過度偏離合理水平。同時,央行通過此舉,提醒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注意防範投資中長期債券可能產生的期限錯配和利率風險。投資者應基於對經濟基本面的合理預期,結合自身資產負債等情況進行投資決策,高度重視利率風險。
有業內人士指出,啓動自律調查釋放了國內金融反腐保持高壓態勢信號,進一步杜絕少數機構通過出借賬戶和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另外,從國內經濟復甦和債券供給趨勢看,目前過熱債市明顯偏離基本面,部分中小銀行激進配置,需要防範泡沫刺破潛在風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雨婷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