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遊隼紀錄片 窺見幼鳥手足情深

基隆野鳥學會花6年拍攝「遊隼的故事」紀錄片。(基隆野鳥學會常務理事沈錦豐提供)

基隆野鳥學會花6年拍攝「遊隼的故事」紀錄片,今天上午10點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首映暨座談會,基隆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兼導演沈錦豐表示,這次拍攝意外發現,遊隼幼鳥手足情深,和人類一樣有相互照顧的認知,相當感人,盼透過影片,讓民衆瞭解環境保育重要性。

基隆野鳥學會理事長鄭𬀩指出,遊隼爲國內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鳥會從1994年至今,長期在北臺灣進行繁殖調查,紀錄顯示,遊隼在臺已有穩定的繁殖族羣,其中新北、基隆境內有近40個巢區,推估全臺各地應有更多潛在巢區。

鄭𬀩表示,遊隼雖可合法人工繁殖及買賣,但現在已出現野生繁殖族羣,難以區隔市面上的幼鳥來自買賣或非法捕捉,擔憂野生遊隼幼鳥被盜獵,因此,這次融合長年觀察研究,發表臺灣第一部遊隼生態紀錄片,呼籲全臺鳥友一起關心遊隼的生存現況。

沈錦豐說,遊隼是俯衝速度最快鳥類之一,時速可達300公里,要拍攝其實有一定難度,這次製作紀錄片真的是一項挑戰,還好這幾年運氣不錯,駐守的巢位能以由上往下俯瞰的角度記錄,以及遊隼求偶時期的飛行特技、私密行爲等,是目前在網路上找不到的畫面。

沈錦豐說,遊隼幼鳥的手足之情非常好,觀察發現,年紀大一點的幼鳥離巢後,還會抓食物回到巢位給年紀比自己小的遊隼吃,當下看到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