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商聖!河南三門峽範裡鎮改稱「范蠡鎮」

范蠡鎮風光。(盧氏縣人民政府官網)

據澎湃新聞報導,此前已籌劃多年的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範裡鎮,現已正式更名爲范蠡鎮。據盧氏縣政府官網日前發佈的「范蠡鎮簡介」顯示,該縣原名「範裡鎮」,於2024年更名爲「范蠡鎮」。

上述簡介稱,范蠡鎮位於盧氏縣東部,距離縣城18公里,鎮域面積338.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11360戶34798人(2024年10月),轄31個行政村、2個社區、257個居民小組,是盧氏縣面積、人口和行政村數第一大鎮,均約佔到全縣的十分之一。

該簡介援引清乾隆、光緒版《重修盧氏縣誌》稱,戰國時越大夫范蠡輔越王滅吳,功成後隱退,泛舟遊歷天下名山大川時,曾在此居住經商,因名「范蠡」。

1947年中共政權接管後,該地畫爲四區,簡寫爲範裡區;1949年,改區爲鄉稱「範裡鄉」;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範裡公社;1984年,社改鄉稱「範裡鄉」;2000年,撤鄉建鎮,更名爲「範裡鎮」;2024年,更名爲「范蠡鎮」。

公開資料顯示,范蠡(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時楚國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他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利用西施施美人計滅了吳國,之後功成身退,攜西施歸隱,又靠經商成爲鉅富,被民衆尊稱爲「陶朱公」,成爲儒商之鼻祖。

隸屬於三門峽市的盧氏縣地處河南省西部,位於兩省八縣結合部。盧氏縣始建於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2100多年來城址未移、縣名未改,現轄包括范蠡鎮在內的9鎮10鄉。

澎湃新聞注意到,盧氏縣當地推進範裡鎮更名爲范蠡鎮的相關工作已有多年。

2020年9月23日,盧氏縣政府網站發佈的文章《範裡鎮:圍繞「范蠡」做文章,讓鎮域經濟「強起來」》曾提到,該鎮成立了以鎮長爲組長、鎮人大主席爲常務副組長、民政所爲成員單位的更名領導小組,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職責,確保更名工作紮實有序開展,目前各項資料已經準備齊全,更名工作正在推進。

文章指出,「將範裡鎮更名爲范蠡鎮後,『商聖范蠡』這個金字招牌將進一步推動鎮域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高質量發展。」

同年10月19日,盧氏縣召開範裡鎮更名專家評審座談會,圍繞範裡鎮更名爲范蠡鎮、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等工作進行座談交流。盧氏縣政府網站稱,近年來,爲着力打造「生態農業名鎮、特色產業強鎮、文化旅遊名鎮」,提高範裡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盧氏縣擬將範裡鎮重新更名爲范蠡鎮。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九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