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改變臺中「用肺發電」命運 盧秀燕的終極思考

臺中市長盧秀燕未出席中火二期環評,應有其深遠思考。本報資料照

環境部昨天審查通過臺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劃(中火二期)環評案,全案清楚顯示,在2032年前總空污排放量並未減少下,中部至少還有8年得忍受目前的空污品質,加上臺電基於國安保留備用機組的思考,中火成爲全臺重要來源的角色也並未轉變。

環評前,環團極力呼喊臺中市長盧秀燕應率中部縣市長一起出席力爭,盧秀燕先是說依行程評估,最終未前往,而由副市長出席。考慮的應該不是爭一次小戰役的勝負,能源政策若不能徹底改變,也終將改變不了臺中仍是發電基地的角色。

盧秀燕選市長時,着重中火議題,打出「市長換人、空氣換新」順利贏得民心,但這有其時空背景。當時空污明顯比現在更嚴重,臺中天空總是灰濛濛,市民急切想改變,盧秀燕也的確因此在選戰中大幅勝出。但是,以目前而言,盧秀燕逐步走出藍營共主的格局,要徹底讓臺中不再淪爲「用肺發電」的命運,改變臺灣的用電和發電方式,應該纔是盧秀燕必須思考的。

盧秀燕最終未出席中火二期環評,不僅有臺中的思考,當然也有更大格局的戰略思考。因爲,贏得一次戰役已不足以改變現狀。要能徹底在戰爭中取勝,贏回執政權,這才應該是盧秀燕的思考。至於國民黨基隆市長謝國樑出席四接環評,不僅與盧角色不同,更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盧秀燕會被環團視爲力抗中火二期環評的共主,至少顯示了盧秀燕在臺中市長任內,對於空污防治是受到環保團體肯定的,否則不會推其出馬。而且,要她率中部縣市長前往,也顯示盧秀燕能執中部縣市牛耳,成爲中部共主的地位已經成型。這也是此次環團力抗中火二期環評行動,無意中顯現的政治意涵。

進一步思考,臺灣若要兼顧用電需求、空污,甚至是國防和天災,臺灣的發電、供電方式都有必要重新調整,而且相當具有急迫性,這也是臺灣領導人的終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