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陸客再來臺?賴總統只想擺個樣子
中華民國114年元旦總統府升旗典禮由賴清德總統主持,賴清德手持小國旗走到臺下與民衆唱國歌。記者杜建重/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天在元旦談話後答覆媒體,臺灣希望跟中國在對等尊嚴下進行健康有序交流,如果中國真的有誠意,可先由臺灣的文旅會和中國的海旅會先進行談判。賴總統也說,他很想問問中國政府:爲何不設限制讓人民到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旅遊,對臺灣卻有種種措施,這是表達善意嗎?不可以一視同仁嗎?
賴總統向來博聞強記,不像蔡前總統的發言得仰賴讀稿機,但顯然對兩岸事務並非那麼熟悉:旅遊業「兩會」在我方是臺旅會,而非文旅會。「文旅」是對岸術語,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下設有文旅部。所幸賴總統不是藍營身分,不致被套上心向對岸的帽子。
至於總統這一番喊話,會不會對解凍兩岸旅遊產生效果?答案很簡單:當然是沒有。
總統在「希望觀光小兩會談判」的前後,先批評中方纔是阻撓兩岸交流的真正原因,後面又以臺語俗諺「免錢的最貴」來回應網紅八炯、閩南狼所指稱的中共統戰。加上「如果中國真有誠意」,以及「爲何不一視同仁」,整場發言充滿指斥,這樣的喊話如果能夠發揮什麼促進互動的效果,那麼北京近年喜歡用來警告人的「勿謂言之不預也」,也該叫做善意規勸了。
從賴總統非要用「中國」稱呼,以及堅持「一視同仁」,明顯看出其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把臺灣(中華民國)當成一個普通外國,雙方是正常的兩國關係,如果做不到此點,一切交流寧可拉倒。但是這種公開贊同臺獨(至少是華獨)的行爲,絕對不是北京所可能忍受。
如此困擾不是2024年的賴清德才遇到,而是早在1990年代初期,兩岸不得不開始往來時,就得面對「對方是誰」的身分問題。其結果就是「九二共識」(雖然1992年並沒有這個名詞),承認一中前提,但對一中內涵不討論的情況下,各自和對岸以「不是本國的本國」(或「不是外國的外國」)身分,展開各種交流。
卅年後,臺灣社會的國家認同,早已有很大變化,九二共識早就被嫌到連國民黨都不敢大方提起。問題在於,目前兩岸繼續存在的任何交流與溝通,包括極其龐大的貿易往來,其實都建立在1992年建立的「一中(各表)」前提之下。如果當真要貫徹賴總統式對等與一視同仁,結果可不僅是旅遊是否無法恢復,或者ECFA會不會取消而已。如果要求兩岸的互動架構,不能容許偷渡任何「一中」成分,結果就只能回到動員戡亂時代的勢不兩立,因爲北京不會給臺灣任何機會,將其當成「外國」對待。
換言之,如果要真正力行兩岸的「國與國」關係,即使對岸不發動戰爭,光是民間經貿交流完全消失,對臺灣社會造成的衝擊,就會是任何執政者難以忍受。民進黨政府對此當然知之甚稔,因此絕對不會真正想把彼此關係釐清,只會在眼前爭議上不停找「對等」的碴。
如此伎倆不能說沒有效果:尤其拜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兩岸交流中斷,蔡政府乃至賴政府,的確成功讓臺灣社會與對岸分隔。在臺灣出沒的大陸人士愈來愈少,反中仇中宣傳機制就更有上下其手的空間,更可以凸顯某些敏感點:一如先前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來臺,結果「盤絲洞」、「中國臺北」頓時成爲綠營抨擊焦點。如此情況在馬政府甚至蔡政府初期,幾乎都不可能發生:原因是街頭不難看到大陸人、大學生們班上都有來自對岸的同學,雙方之間自然還是有認知差異,但每日習以爲常,就無法激起大火花;民衆也會知道,對岸人士縱使部分看法與臺灣人不同,但大家同樣是人,彼此之間「見面三分情」,有相異也會有共通之處。
但對當今政府以及側翼文人們深諳,永續保持權力的奧義,正是抓緊對「中國認知」的詮釋,要讓臺灣社會盡可能處在,提起中國就恨意滿滿的情緒下,不容許「同仇敵愾」的意識降溫。因此不消說,任何造就「見面三分情」的機會,都是必須想盡辦法摧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