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胗真面目曝光 這部位竟是中藥 能消脹氣、治腎虛
中醫師張鴻銘指出,雞胗內壁又稱作「雞內金」,是常見的中藥材,能幫助消脹氣、治腎虛。(示意圖/達志影像)
在滷味或黑白切中,雞胗是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中醫師張宏銘指出,雞胗其實就是雞的胃,又稱作「砂囊」,而砂囊內壁則稱作「雞內金」,是一種中藥材,不但能改善消化不良等腸胃道問題,搭配覆盆子還有助改善男性腎虛、女性更年期後頻尿的問題。
張宏銘在臉書粉專指出,雞內金的中藥歸經爲脾、胃、小腸、膀胱經,主要應用在消化系統與泌尿系統疾病的治療與改善;臨牀上,由於雞內金有消食化積的作用,所以可以健運脾胃、改善消化不良,以及長輩跟小孩的習慣性肚子脹氣等問題。除此之外,跟覆盆子結合還能幫助治療男性腎虛、遺精、夜尿,和女性更年期後頻尿的狀況。
張宏銘表示,有些書籍記載雞內金也能治療結石,但他認爲要視患者的結石大小、具體位置,再配合西醫的檢查,才能採取適當的治療方式,以免結石情況惡化,變得更加嚴重,導致後續治療的困難度提升。
除了雞胗以外,臺灣人也非常愛吃其他動物內臟,營養師高敏敏就曾替大家揭曉這些美味食材的「真面目」,像是能養顏美容的雪蛤,竟是蛙科懷卵成熟期的輸卵管,最常見的大腸頭,則是豬的肛門括約肌;豬小肚是豬的膀胱;粉腸是豬的十二指腸;生腸是母豬的輸卵管與子宮;脆腸是豬的內動脈血管;平常吃的海膽則是海膽的生殖腺,也就是精巢或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