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視點)
本報記者 尚凱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將於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對於評估氣候進展、推動各國落實全球氣候承諾及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大會召開前夕,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國際組織發佈相關報告,再次敲響氣候危機的警鐘。聯合國呼籲各方爲應對氣候變化採取更多行動舉措,不斷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和韌性。
“2023年溫室氣體濃度創下新紀錄”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年度《溫室氣體公報》,“2023年溫室氣體濃度創下新紀錄”,全球平均地表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濃度分別是工業化前水平的151%、265%和125%。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積累速度超過了人類有史以來的任何時期,在短短20年裡就增加了11.4%。”世界氣象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又一年,又一個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絲特·紹洛表示,這應該給決策者敲響警鐘。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發佈的《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說,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上升了近1.5攝氏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的估算表明,如果不立即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全球氣溫將上升2.6至3.1攝氏度。報告呼籲在未來10年大幅擴大氣候適應規模,以應對不斷上升的氣溫影響。但是,氣候適應資金需求與當前國際公共適應資金流動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阻礙了這一進程。
日前,西班牙因季節性“冷滴”現象帶來的強降雨發生特大洪災。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教授傑西·諾伊曼指出:“西班牙的突發洪水再次警示了氣候變化及其不可預測的破壞性。儘管‘冷滴’現象是地中海氣候的特徵之一,但全球變暖顯然加劇了其影響。更多熱量意味着大氣中儲存了更多水分,從而帶來更爲猛烈的降水。”
國際科研機構“世界天氣歸因聯盟”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04年以來全球最嚴重的10次氣象災害都與全球變暖存在關聯,這凸顯了針對全球最脆弱人羣制定氣候適應政策的必要性。該機構創始人弗裡德麗克·奧托表示,日益增多的歸因研究已幫助許多人認識到氣候變化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險,但“將知識轉化爲足夠大規模的行動尚未奏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與日益頻繁和劇烈的氣候災害之間存在直接聯繫。創紀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意味着海水溫度達到新高、颶風變得更加猛烈、森林更加易燃、強降雨導致洪水等。”
“各方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不久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部長級預備會議在阿塞拜疆舉行,來自近70個締約方及聯合國、氣候公約的部長和高級別代表圍繞氣候資金、減緩、適應和損失損害、國際碳市場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COP29已將氣候資金新集體量化目標列爲本屆大會的重要議題。根據2022年發達國家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截至2020年,一半以上的發達國家締約方(歐盟作爲一個整體)距離實現2020年減排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一些國家僅僅完成了承諾減排目標的一半,另有些國家不僅沒有實現減排還出現了溫室氣體排放顯著增長。
面對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方面的巨大資金缺口,國際社會需要設立2025年及之後更高的氣候融資目標。日前,聯合國召集的專家小組估計,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每年將需要2.4萬億美元以滿足氣候和發展需求。COP29候任主席穆赫塔爾·巴巴耶夫指出,COP29將商定新的氣候資金新集體量化目標,新目標應“滿足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並在當前目標基礎上實現顯著增長”。
古特雷斯近日表示:“我們需要發達國家到2025年將適應資金增加一倍,達到每年至少400億美元——這是縮小資金缺口的重要一步。”爲了解鎖更多適應資金,多方呼籲採取財政和監管激勵措施,降低私營部門投資的風險,同時探索創新的融資工具。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近日呼籲各國政府將氣候承諾轉化爲現實行動。他強調,COP29必須成爲一次充滿行動力的締約方會議,在氣候融資方面取得切實且雄心勃勃的成果。“各方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需求,認識到這種支持是保護每個國家和全球經濟免受嚴重氣候災害影響的核心要務。顯然,資金支持是大會取得實質成果的關鍵。雄心勃勃的新目標符合每個國家、每個經濟體的根本利益。”
“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
按照《巴黎協定》,各國將於2025年提交新版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中指出,各國需要以COP29爲契機,確保設定有力度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否則,人類將很快突破《巴黎協定》設定的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目標,甚至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也將岌岌可危。
《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從技術角度來看通過大規模發展太陽能、風能及森林恢復,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仍有實現可能。“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從現在開始,在下一輪氣候承諾之前,我們需要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展開全球動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說,“我敦促國際社會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設定更強有力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爲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
作爲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爲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宣佈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採取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中國爲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部長級預備會議上,中方表示,巴庫大會是承上啓下的關鍵節點,各方應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的目標、原則與安排,發出多邊進程不可逆轉、國際合作不可或缺的積極信號,爲應對氣候危機的全球努力帶來更多確定性,持續促進全球綠色低碳、氣候韌性轉型和創新。
(本報巴黎11月1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1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