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我他/婆媳無法手作 烏魚子成絕響

烏魚隨冷氣團南下時,婆媳倆均可藉此賺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犒賞自己和家人。圖/李政達提供

烏魚是迴游性魚類,又稱信魚,每年冬至前後都會迴游至臺灣近海產卵。 耆宿相傳,迴游至臺灣的烏魚必須拜過王城(安平古堡),纔是最肥美,魚卵最飽滿的時候。

母親來自近海貧脊漁村,在「水仙宮市場」經營魚貨生意超過半世紀。每至歲末年終,母親會做些烏魚子分享親友,那時漁業資源豐沛,傳承自外公祖傳醃製烏魚子的秘法,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野生烏魚子的製作過程極費工,新鮮的烏魚卵巢取下清洗後,要去除魚卵薄膜上的血管去腥,太用力會破,力道不夠又刮除不了,且又需兼顧時效保有鮮度,加上補漏、上鹽、壓板等一道道繁複手續,既是細活又是粗重的工作。

母親年過八旬後體力日衰,適逢內人自公職退休,在母親有標到烏魚的日子,內人只得穿起膠鞋捲起衣袖,分擔老人家的辛勞,幾年下來駕輕就熟深得母親精髓。烏魚隨冷氣團南下時,婆媳倆均可藉此賺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犒賞自己和家人。可惜近年漁業資源匱乏,臺灣近海捕撈到的野生烏魚愈來愈少。

信魚無信,兩年前內人動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母親也發現輕微失智,壓烏魚子的板子也收起,前陣子北漂的女兒返家說:「好多吃過奶奶烏魚子的朋友都在問,爲什麼不再做烏魚子了?」我們夫妻倆對望一眼,心中思忖這老天賞賜的美味只怕要成爲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