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視界》水果皮與念珠菌 吃還是不吃(潘懷宗)

國衛院發佈新聞稿,指出在超市販售的6種水果(番石榴、檸檬、芒果、哈密瓜、柳丁和梨子),其表皮上面分離出抗藥性的念珠菌株。(圖/shutterstock)

2023年12月,臺灣國衛院發佈新聞稿,指出在超市販售的6種水果(番石榴、檸檬、芒果、哈密瓜、柳丁和梨子),其表皮上面分離出抗藥性的念珠菌株,且與醫院感染病患身上的菌株相同。因此呼籲吃所有水果前(不論吃皮或不吃皮),都應該先清洗,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新聞一經刊出,立即引起民衆的廣泛討論與注意。

雖然念珠菌本來就是一種伺機性的致病菌,在環境中隨處可見,像是大氣中、土壤、衣服上、以及溫體動物和人類皮膚上都可以發現它們,本不足爲奇。但是對於免疫力低下者(器官移植病人、血液腫瘤病人、接受腹部手術或嚴重燒燙傷等等),以及在醫院內正接受易感染的醫療處置時(全靜脈營養、中央靜脈置放導管、長期使用抗生素和使用呼吸器等等),就相當具有危險性,感染後甚至可以引起念珠菌血症,死亡率不低。

因此,筆者先將水果概分成兩類,一類是可以帶皮吃的(蘋果、梨子、芭樂、葡萄等),另一類是需要去皮吃的(香蕉、橘子、柳丁、西瓜、鳳梨等)。關於第一類帶皮吃的水果,民衆通常都會清洗後再吃(僅少數不洗),差別只在於是否徹底清洗乾淨。而第二類剝皮吃的水果,民衆就相當有可能在沒有清洗的情況下,直接剝皮就吃,因此就會有經手指/手掌,造成果皮和果肉交叉污染的情形發生,進而把有害物質吃下肚。此次國衛院羅秀容研究員發表在《微生物學圖譜》的論文顯示,果皮清洗三次,以梨子爲例,確實能大幅度降低真菌數目,但仍然並非爲零。因此,若再加上民衆原本擔心的農藥與殺蟲劑,甚至進口水果,又會有打蠟保存,塗抹防腐藥劑的疑慮下,筆者於是提出以下兩點淺見,供大衆參考。

一、雖然有些健康專家提出果皮營養成分比起果肉,不惶多讓,甚至更有過之,但除非確定是無任何有害物質殘留,否則就算清洗過,也無法確認這些有害物是否全部去除,甚至可能會滲入果皮。在權衡利弊得失後,個人也可以選擇將能去皮的,先去皮後再吃(像是梨子和蘋果),雖然損失些營養成分但至少安心些。至於無法去皮的(例如芭樂、葡萄和小番茄),就必須在徹底清洗乾淨後,再放進嘴裡。另外,若發現果粒表皮稍有破損或摸起來有軟爛的現象時,就應立即丟棄,以免受害。

二、對於需要剝/去皮才能吃的水果,如柳丁、橘子、芒果、木瓜和西瓜等等),也須從今天起,務必先清洗乾淨後,才進行剖開的動作。目前在外聚餐飲食的時候,常有柳丁、西瓜和哈密瓜等等的水果,連皮切開存放在大盤子中供大家隨意取用,而果皮碰果肉的情形,比比皆是,真不知餐廳在水果切開前,是否有加以清洗,令人擔心。另外,在家存放柳丁和橘子的時候,常有一顆橘子發黴爛掉長毛,通常我們都會將其挑出來,然後丟掉。但筆者要提醒的是,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把整盤都再拿去清洗一次,因爲黴菌可能已經感染剩下的所有水果,並殘留在果皮上面,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作者爲藥理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