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 極致高能 《大先生》第二季聚焦王貽芳院士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財政局出品,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出品,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執行,北京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中心承製的科學文化教育節目《大先生》第二季《見微知著,極致高能》主題節目,已於昨日21:05在北京衛視播出,本期節目有幸邀請到了實驗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跟隨未來團的腳步,一起走近他的“高能人生”。
“高能”科學家的“高能”模式
未來團見到王貽芳院士時,王貽芳院士剛結束深夜行程,準備趕赴下一場會議。六點鐘的飛機八九點鐘落地,然後再直接到工作現場,晚上的飛機不影響白天的工作,這樣的行程是王貽芳院士的常態。被未來團詢問這樣緊密的時間安排會不會十分辛苦時,王貽芳院士說:“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就不會覺得辛苦,做科學的,估計跟我這種節奏都差不太多。”初見王貽芳院士簡單的交談中,句句不離工作,做事強調效率,分秒必爭的狀態,給未來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王貽芳院士更讓未來團見識到了他的精力無限。高效高能連續三天輾轉三個城市,每早八九點到深夜十點幾乎不間斷的工作節奏,各類會議報告還有其他時間裡的各類繁雜工作的處理,無不表現出王貽芳院士的“高能”。一個隨身攜帶的拉桿箱,一隻沉甸甸的雙肩包,一臺隨時掏出來就開啓工作的電腦,即使是深夜趕往下一個城市的途中,也伴隨着投入的工作狀態。這些都讓未來團忍不住感嘆他的“高能體力”。
淡泊名利,敢於突破
王貽芳院士如此看重時間,源自於他在國外的工作經歷。王貽芳當年被丁肇中先生選中去歐洲核子中心學習,周圍競爭的壓力很大,讓他意識到科學研究就是要分秒必爭,慢一步就可能落後於人,他不敢鬆懈。彼時,隨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國的高能物理研究逐漸被國際社會關注,一系列研究成果也讓中國在追趕國際高能物理研究的舞臺上佔有了一席之地。而這也讓此時還在國外工作的王貽芳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回國。在王貽芳回國之前,我國的中微子實驗研究幾近空白。2001年進入高能物理所工作之後,王貽芳首先領導完成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中北京譜儀III的建造、運行和前期的物理研究,與此同時,他開始推進中微子的實驗研究,提出了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方案,前後經過八年時間,終於建成了我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大亞灣中微子實驗。他帶領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被視爲中微子物理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也讓中國在中微子研究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隨後在2013年,王貽芳又開啓了國內第二個中微子大科學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實驗建造的中微子探測器將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它將擁有世界最高的中微子探測效率,這一實驗的啓動標誌着我國將成爲世界中微子研究中心之一。
王貽芳院士說,中國的高能物理大約是從上世紀80年代才真正起步,與科技發達國家相比,有着很長的空窗期。第一代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從20世紀80年代建成至今,使得中國基於加速器的高能物理有了一個40年的發展空間。中國的高能物理髮展走過了一條非常艱辛的路,中間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質疑和反對,但最終實現了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領一席之地的目標。他說,“我們非常感謝那一代高能人,爲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現在高能物理的水平、規模和影響在國際上擁有了一席之地,但要實現國際領先,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未來的裝置,需要有未來的科學家,需要有未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才能真正實現國際領先。所以每一代科學家都有每一代的責任。”從王貽芳院士的角度來看,他們也應該爲30年、40年以後的中國科學家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年輕的一代會沿着這個方向繼續往前走,將中國的科學研究帶到世界的最前沿。
來源: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