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空總C-Lab打造臺灣文化show case
簡秀枝》空總C-Lab打造臺灣文化show case。(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打造臺灣文化show case,覓尋最時潮的國際接軌項目,作爲空總C-Lab的未來路線,落實真正實驗與培育成效。
文化部長李永得首度表達對空總C-Lab的期待,他說,在寸土寸金的首都蛋黃中心,一種是臺灣文化當中非常頂級的展示案例,另一種爲國際潮流,纔夠格進駐。
至於臺灣文化需要什麼?什麼是臺灣文化當中的頂級圖騰,還有現階段國際趨勢又是什麼,李永得部長要文化部帶領相關單位,以嚴謹負責態度,作田野調查與研究。
這是李永得部長自去(2020)年5月接掌文化部以來,第一次對空總C-Lab表示看法,意味着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忖時度勢,提出的結論,也是未來推動新方向。
彈性因應 沒有「蕭規曹隨」問題
外界喜歡把李永得部長與前任鄭麗君部長作比較,經常會以爲「蕭規曹隨」的框架,叩問「鄭麗君規」,「李永得隨不隨」,讓他倍感困擾。
早在今年4月間,文化部曾草擬一份空總C-Lab公建計劃,從111年到113年會計年度中(即2022年至2024年),提出規模爲新臺幣16億元的預算書,其中10億元爲硬體建物整修與拆除預算,另6億元爲軟體營運所需。
案子一送進行政院,際遇十分坎坷,國發會率先對該項計劃的規模,表示反對,硬體預算直接從10億元,攔腰砍爲4.6億元,砍幅達5成4;軟體預的3年6億元預算,更砍到剩5400萬元,砍幅更逾9成,只保留作最基本的淸潔、保全、人事與維護費用而已。
公建計劃預算腰斬命運,許多人怪罪文化部團隊爭取不利,或者影射李永得部長對空總C-Lab不再熱衷。
文化部團隊一路覺得委屈,C-Lab處境確實不樂觀,但文化部沒有放棄希望,持續以最大的努力,匍匐前進,一方面,加強凝聚共識,同時也向行政院力爭。
公建計劃受挫 持續爭取支持
本(2021)年度,空總營運預算爲新臺幣1.5億元左右,經費來源,主要是文化部補助,包括文化部文創司1.2億元,以及文化部國際交流司2900萬元。很明顯國發會自去年度開始,已不再依舊例給予經費補助。
於今年4月26日出任生美基金會執行長的謝翠玉,重申空總舊址C-Lab今年度工作重點爲,全力推動當代藝術實驗平臺、科技媒體實驗平臺,同時鏈結國內外文化生態系,同時加強行銷推廣,目前擁有46位專職人員。
李永得沒有迴避行政院不夠支持C-Lab的話題,公建計劃預算,從2018年改組生活美學基金會,接掌C-Lab開始,從4千萬,1.15億餘元,到2020年的高峰近1.97億元,然後,嘎然而止,2022年提出的預算草案,編列1.2億元公建計劃,另文化部補助近3千萬元,一切還等待最後的審議。
李永得對於爭取公建計劃預算,與國發會攻防,他感觸很深。自己多次參觀C-Lab,聲響實驗室,但他說不出動人故事,作爲說服行政院支援的說帖。
押重寶聲響實驗室 任重道遠
「臺灣聲響實驗室」是C-Lab園區,最引以自豪的發展之一,鄭麗君前部長親飛巴黎,拜會法國IRCAM(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執行長法蘭克・馬德內(Frank Medlener),留下善緣。
之後,文化部次長級領導們也相繼赴法,考察該項聲響機構,順利與法國IRACM合作成立「臺灣聲響實驗室」,雙方展開了人才互訪、共制、研發及展演等交流。
2019年完工的「臺灣聲響實驗室」擁有國內第一座沈浸式聲音劇場空間、裝設49.4聲道喇叭陣列、支援實驗性創作與劇場表演,可容納75人之活動座位。除致力於聲響科技發展與藝術文化之結合,也以務實的科學研究觀點,推動臺灣聲響藝術發展。
因此,「臺灣聲響實驗室」展現了多元重要性,例如:
1、提供音樂/聲響技術與創作的實驗平臺,沉浸式展演將是一個趨勢,實驗室將優化聲音展現樣貌及增拓人的聆聽感知經驗,聲音元素在各類創作,無所不在舉凡電影、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無形文化資產、動漫、數位遊戲、流行音樂創作、未來立體影音串流產業均可運用。
2、提供相關技術人才不同的發展機會(硬體音響工程、音訊處裡工程、聲音軟體運用研發、立體聲場規劃設計、電腦聲音設計等)讓臺灣的科技產業有更多元的發展向度與領域。
3、未來影音、線上串流產業、聆聽載具研發重要的一環。
這樣的佈局,對於未來可以坐收多項成果,包括:
1、沉浸式展演是一不可或缺的實體感知場域,無論是在美術館、劇院、電影院、博物館或戶外演出活動等都被國際廣泛運用,世界重要館舍的技術運用均已經實踐並持續提升。
2、未來的時代將更沉溺於虛擬世界,虛擬影音的呈現與感受將充斥整個生活,聲響實驗室將培養一羣以新軟體工具創作、編寫的音樂聲音作品及製作讓各種虛擬世界的音樂聲音變化更多層次與立體感,隨着影像VR、AR、XR等等各種發展,聲音同樣需發展出它的立體性及方向性,這需要同步發展。
3、除了能善用各種新興軟體創造新的音樂聲音作品結構,倘能促發自行研發出新的技術、軟體程式等均可帶來技術面的商轉能力契機。
但不可否認,目前困難重重,臺灣當代音樂創作與賞析能力已經落後,技術人才也還未真正足夠人力投入,需要從教育推廣做起,整合跨部會資源(科技部、文化部)讓不同專業人才共創、健全這合作平臺,光靠文化部將不足以推動。
其次,臺灣以科技島自居,但以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數位藝術等說詞投入的資源其實少之可憐,相關領域發展如同科技產業研發是十分燒錢,無論各類新技術、創作人才培育、器材設備、軟硬體運用、實驗測試均是龐大支出。
目前國家並無完整性的規劃與投入,尤其是人才無系統性培育養成,要推科技藝術、科技媒體創作,均是需團隊作戰,每項技能均有其專精亟需分工協作完成,集結不同領域的人來共創,主事者未能展現建構出完善生態系的企圖,每每以計劃方式完成結案了事,並未能以長遠規劃眼光格局對待。
如果「臺灣聲響實驗室」中止喊卡,會有那些後遺症!?
根據分析,與法國IRCAM的合作是難得的機會,除了吸取經驗亦可透過合作與國際連結、露出,IRCAM除與法國各相關學術研究、藝文單位機構有密切合作,亦與德國、奧地利、美國等重要館舍、藝術節活動合作、連結,該機構隸屬國家級單位,屬於法國龐帝度中心體系,若無法順利完成合作除讓國際理解看清檯灣無能力持續發展這具有未來性的科技創新發展,恐也影響持續與龐畢度保持友好互動的關係,國際合作交流非一蹴可及,除須縝密謹慎維繫關係,其中亦充滿政治現實,惟法國仍十分着重藝術創作的自由度與實力,臺灣是透過近年積極推動下有當代藝術的亮眼合作互動(2017至2019密集亮相)經多時努力累積達成此合作關係,不宜輕易放棄喊停。
國際強鄰 虎視眈眈 沒有退路
反觀國際大環境,上海相關單位已積極與法國IRCAM合作互動,中國近年無論資金、人力均大量投入,人才培訓、創作製作均大手筆投入,臺灣在此時發展是恰當時機,但需更大量投入資源與人力,否則各種共創成果將停留於傳統模式,讓年輕一代無嘗試新創體驗式作品的機會與能力。
特別是,技術一日千里,臺灣如果再晚個5年,就如同過去一世代,美感教育更需長時間積累養成,這3年臺灣聲響實驗室的成立,已經吸引各界的關注與討論,無論是在音樂、聲音創作,也嫁接帶動了視覺錄像、戲劇舞蹈、流行音樂、音響工程、音場空間性、等相關運用合作與討論,中止喊卡僅會對臺灣未來科技藝術、媒體科技發展造成缺陷,更因此失去國際重要的連結脈絡。
李永得部長昨天調侃說,他多次去參觀C-Lab聲響實驗室,完全沒有共鳴,更談不上感動,在面對行政院國發會的公建案預算審查,他實在「沒有辦法講出感動人的完整故事」,去說服與會人員。
他說,也許外界會簡化問題,認爲他因爲不喜歡聲響科技,所以纔沒有感動。曾經3度進入C-Lab聲響實驗室的參觀的直覺,他彷彿看不到發展利基。
「我們的實驗室聚焦在聲音修復,這是簡單科技,就只是代工層級。」
李永得解釋,他個人預期中的聲響實驗室,首先是開發全新的聲音,其次,是把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透過聲響科技,變成聽得到。他同時洋洋灑灑列出對聲響與科技的相關看法與細節,說明他在這個領域,並不全然陌生。
VR 與 TeamLab 是未來方向
更具體的說,李永得部長認爲虛擬實境(VR)與沈浸式的數位呈現,像TeamLab,是聲響實驗室的發展重點。國內的新媒體美術館等如雨後春筍,聲響實驗室,高度被期待,可以成爲真正創意輸出與人才培訓的搖籃,他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