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誰是“網絡流言”終結者?

引言:奧巴馬是不是穆斯林?美國政府是否故意隱瞞了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的災情?新奧爾良市長是否曾壓制當地H1N1流感疫情的報道?阿姆斯特朗登月時有沒有說黃段子?雅達利是否在沙漠裡埋了數百萬盒卡帶?面對紛雜的流言,政府的角色應是舉證者,而非審判者。

打假與被打假

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大賽發生爆炸案。事發不久,美聯社公佈了一張在終點附近拍攝的照片,被廣爲轉載:一名年輕男子雙腿被炸傷,表情痛苦地坐在輪椅上。

很快,美國社交網站上有人爆料稱:這名男子並非此次爆炸事件的受害者,而是一名在阿富汗戰爭中失去雙腿的美國大兵假扮,整個事件是一出精心導演的戲。

這條未經覈實的消息迅速傳入國內。4月16日,擁有近70萬粉絲的微博紅人“染香”發微博稱:“【天涯爆料: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系美國自編自導自演】現場中的被炸掉雙腿的羣衆演員原是美軍士兵,在阿富汗失去雙腿。所謂的炸彈只是個煙霧彈,對人的傷害極其有限,勉強制造出了煙霧效果。”

該條微博被轉發近萬次。

另一微博紅人李開復隨即反擊,斥責“用他人悲劇造謠,人性何在”。爲了駁斥這條謠言,李開復在微博上貼出了照片中這位傷者的Facebook主頁、美國媒體對傷者父親的採訪,以及來自一家“闢謠網站”的事實覈查結果。證據表明,該男子確係此次襲擊事件的受害者,名叫傑夫·鮑曼,27歲,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

李開復微博中提及的這家“闢謠網站”,名爲“Snopes”。在此次爆炸事件中,Snopes網站共覈查了17條未經證實的流言,其中既有“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倖存女孩遇難”、“化工倉庫監控攝像頭拍攝到嫌疑犯”等謠言,也有部分被確認包含真實信息。

有趣的是,兩年前,方舟子“打假”李開復,在《李開復是不是奧巴馬的同班同學?》一文中,談及奧巴馬有沒有上過哥倫比亞大學,也曾援引Snopes網站的資料。

Snopes網站證實,照片中的受傷男子確係波士頓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他名爲傑夫·鮑曼,來自馬薩諸塞州。

事實覈查者

“Snopes”這個名字,源自半個世紀前,美國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的小說《斯諾普斯三部曲》中的那個唯利是圖的斯諾普斯家族。在今天的美國,它已經成爲一個流行詞,被賦予了“辨別真僞”的含義,用法類似“Google”。例如:“你在轉發那條八卦消息之前,爲什麼不先Snopes一下?”

“Snopes一下”是指登錄Snopes網站驗證一下某條傳聞的真實性。以往,新聞報道與事實覈查的工作主要由傳統媒體的記者與編輯共同完成。今天,普通網民也已擁有生產並傳播新聞的能力,但受限於精力、成本、渠道等因素,他們無力完成事實覈查的工作。於是,Snopes之類的網站便發揮了它們的用處。

Snopes網站創辦於1995年,是歷史最悠久、最受信賴的“闢謠專業戶”之一。網站收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流言,並以不同顏色標識真僞:綠色表示真實,紅色表示虛假,紅綠相間表示亦真亦假,黃色表示無法判定。不僅如此,每條流言的考證及分析過程,以及每個證據的出處,均被一一列出。

成千上萬的流言被分爲“商業”、“歷史”、“政治”、“軍事”等四十多個目錄,每個目錄又細分出不同的子目錄,例如“政治”包含有“奧巴馬”、“布什”、“克林頓”、“以色列”等三十多個子目錄。

如今,Snopes網站的月訪問量已逾千萬,經其考證的內容被CNN、MSNBC、Fox News等主流新聞媒體引用。很多人以爲,這家網站的背後是一個觸角遍及全球的情報機構。事實並非如此,它的運營者和內容維護者只有兩人——53歲的大衛·米克爾森(David Mikkelson)、54歲的芭芭拉·米克爾森(Barbara Mikkelson)。

作爲最受信賴的“闢謠專業戶”,Snopes的月訪問量已逾千萬,經其考證的內容被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引用。

十九年前,正是對真相的好奇心,將大衛和芭芭拉撮合到了一起。

那時,他倆同在一個名爲“alt.folklore.urba”的新聞組,以戳穿形形色色的都市流言爲樂。爲了考證“小米奇死亡事件”(1979年,謠傳一名幼童因同時食用跳跳糖、可樂,兩者混合爆炸而死)的真實性,芭芭拉從加拿大飛往洛杉磯,找到大衛。當時的大衛是“健康維護組織”的一名程序員,他帶着芭芭拉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圖書館,查閱舊雜誌。那是兩人的第一次約會。

1995年,兩人共同創辦Snopes網站,致力於揭穿虛假傳聞。芭芭拉的性格比較外向,她主要負責商業、政治,以及與恐怖、犯罪等有關的條目,大衛負責可口可樂、迪士尼、音樂、體育等相對輕鬆的條目。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互聯網上流言四起。Snopes網站收到大量求證郵件,主要圍繞兩個話題:誰是此次恐怖襲擊事件的罪魁禍首?美國政府爲何未能事先防範這起悲劇的發生?米克爾森夫婦單獨設立了一個名爲“戰爭流言”的目錄,保留至今。

這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將待考證的消息、照片和視頻發給他們。忙碌時,他們每天會收到五六百封詢問郵件,平時也有將近四百封。“電梯的關門按鈕真的毫無用處嗎?”、“《大金剛》這款遊戲的名字真的是因爲拼錯了才變成了‘Donkey Kong’嗎?”、“只有一側機翼的飛機着陸視頻是真的嗎?”……諸如此類。

由於事實覈查的進度遠落後於人們對事實真相的好奇心,他們的郵箱裡常常積壓着數以萬計的未讀郵件。互聯網時代,人們追求真相的熱情並未減弱。只要擁有可靠信源,他們同樣會拒絕謠言。

Snopes網站的內容維護者是年逾五旬的米克爾森夫婦,他們更青睞傳統的調查方式,而非依賴網絡搜索。

追查真相

沒有四通八達的監視設備,沒有諜戰片裡經常出現的高科技裝備,Snopes的“總部”就在米克爾森夫婦的家裡——洛杉磯阿古拉山小溪旁的一間普通的兩居室小屋。

今天,這家“闢謠網站”已由兩人的業餘愛好,轉變爲一份全職工作。網站的廣告收入,除了支付服務器及帶寬費用外,足以保證米克爾森夫婦的生活開銷。

兩個兼作辦公室的房間裡,堆滿了他們用於調查取證的各種工具——辭典、年鑑、百科全書、地圖冊、錄像帶,以及數以百計的藏書。

儘管Snopes網站被《紐約時報》列爲網民必須知曉的網站之一,但現實中的米克爾森夫婦更青睞傳統的調查方式,例如查閱政府記錄及檔案、查詢圖書館資料、翻閱過去的目錄冊、瀏覽往期報紙——而不是在網上搜索答案。“我會用谷歌和維基百科作爲調查的起點,但那並非真正的調查。”大衛說。

不少世代相傳的都市流言已被證僞,例如“下水管道里的鱷魚”、“猛開車燈謀殺迎面而來的司機”等。而更多被證僞的,則是當前正在流行的網絡傳言。

謠言的一大特點是利用時下的熱門話題。“9·11”事件發生後,一張據稱發現於廢墟中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照片中,一名男性遊客站在世貿中心樓頂的觀景臺上,面對鏡頭微笑。在他身後,一架飛機正朝着大樓直撞過來。米克爾森夫婦調查後發現,恐怖襲擊發生時,世貿中心的觀景臺並未對外開放,而照片中的飛機也與撞樓的飛機型號不同。

“9·11”事件發生後,一張據稱發現於廢墟中的照片在網上瘋傳。米克爾森夫婦調查後確認照片系僞造。

謠言的另一特點是利用人們的恐懼心。2008年,Snopes網站收到大量郵件,稱犯罪分子通過浸有迷藥的名片將人麻醉。這些郵件還提供了一個包含時間、地點、人物的實例:上週三,凱迪(Katy)的一處加油站,受害者是吉姆·羅德里格斯的鄰居。

有用的線索很少,凱迪只是一個含糊的地名。米克爾森夫婦動用了他們手頭的各種工具——報紙、醫學雜誌、警察筆錄,以及多年來與法律界打交道建立起的人脈關係,四處打電話詢問。在某條傳聞被驗明真僞之前,Snopes網站會一直爲它打上“不確定”的標識。

數天後,迷藥流言以燎原之勢散播開來,成爲Snopes網站“最受關注”的條目之一,每天有上千封郵件詢問真僞。散播流言,並非因爲人們熱衷於此,而是因爲自身安全受到威脅,爲了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

芭芭拉連續數天投入迷藥流言的調查之中,她得知,這種迷藥是產於南美的一種植物萃取物,含生物鹼,過量使用會導致精神錯亂、神志不清,但只有在吞嚥或吸入的情況下才會引發上述症狀。無論警局記錄還是媒體報道,均無任何與此迷藥相關的案例。最終,這個傳聞被判定爲“虛假”。

一年後,迷藥事件在Snopes網站“最受關注的25個傳聞”中一路下跌,每天的詢問郵件僅兩三百封。

“大多數謠言不會徹底消失,它們隨時會死灰復燃。”大衛說。

2008年,迷藥流言在網上迅速散播,部分電子郵件還列出了具體的時間、地點、受害者及其照片。

政治謊言

很多年前,美國流傳着一個關於聯邦密探、精神病院和披薩店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聯邦密探對一家涉嫌醫療保險欺詐的精神病院實施突襲。在檢查了成千上萬的醫療檔案後,這羣密探已是飢腸轆轆。於是,負責此次行動的密探給附近的一家比薩店打電話,要求送餐。

聯邦密探:你好,我想點19個大尺寸比薩、67聽蘇打。

比薩店服務員:你需要我們送到哪裡?

聯邦密探:我們在精神病院。

比薩店服務員:精神病院?

聯邦密探:是的,我是聯邦密探。

比薩店服務員:你是聯邦密探?

聯邦密探:是的,這裡所有的人都是聯邦密探。

……

比薩店服務員:你打算怎麼付款?

聯邦密探:我的支票本就在身邊。

比薩店服務員:你說你們全是聯邦密探?

聯邦密探:是的,全都是。你能不能把比薩和蘇打從後門送進來,我們已經將前門鎖住。

這個聽起來荒誕可笑的故事被很多人當成笑話傳播。大衛找到當年參與此次行動的一名探員,後者證實了故事的真實性,上述對話是根據親歷者的記憶複述而成。

“這些年,我們學到的一個重要教訓是:千萬別輕易否定一個聽起來荒誕不經的傳聞。”大衛說,“這同輕信它一樣糟糕。”

在很多美國年輕人中間,Snopes已經成爲一個流行詞,被賦予了“辨別真僞”的含義。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的傳聞滿天飛,成爲Snopes網站的熱門搜索主題。

由於澄清了不少有關奧巴馬的流言,Snopes網站自己也成爲流言的攻擊對象。其中之一是:“Snopes網站由一個囂張的民主黨分子運營,這傢伙是奧巴馬智囊團的成員。”

於是,問題來了:誰來覈查Snopes網站的調查結果是否真實?答案是:其它事實覈查網站。

除了Snopes外,美國還有不少類似的“闢謠網站”。例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尼伯格公共政策中心創辦的Factcheck.org、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聖彼得堡時報》旗下的Politifact.com,這兩家網站以政客言論及政治流言爲覈查對象。Factcheck.org的目標是“減少政客對選民的欺騙,覈查他們在演講、辯論、訪談、廣告、新聞發佈中的言論是否真實”,Politifact.com的內容還曾被白宮援引。

這些網站對Snopes以及米克爾森夫婦進行調查,未發現兩人有明顯政治傾向。芭芭拉是一名加拿大公民,沒有美國大選的投票權,而大衛的選民登記冊顯示,他曾於2000年登記爲“共和黨”,2008年並無政黨歸屬。通過“互動政治研究中心”檢索1990年以後的捐款名單,結果顯示,大衛從未向任何總統候選人捐款。

隨後,這些網站對Snopes網站上的“奧巴馬”、“喬治·布什”、“莎拉·佩林”等政治條目逐一複查,得出結論:Snopes網站在事實覈查方面完全處於中立立場,並無任何政治傾向。

關於Snopes的流言,至此終結。

Factcheck.org、Politifact.com,這兩家網站以政客言論及政治流言爲覈查對象,後者還曾被白宮引用。

結束語:“很多流言的編造者,只是想借此表達自己的恐懼、關注或是對人生的看法。”大衛說。妻子芭芭拉贊同這一觀點,她認爲“流言有時候是自我安慰的一種有效手段”。他們的網站引用了美國作家斯圖爾特·歐南的一句話:“所有故事——無論真實還是虛構,無論事實還是傳說,總能教會我們一些東西。”

Snopes網站的核查結果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但它爲其他追逐真相者提供了更多證據。事實究竟如何,並不取決於你發出了多大的聲音,而是取決於有多少種不同的聲音被聽見。

十九世紀中期,英國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在《論自由》一書中寫道:“縱使被迫緘默的意見是一個錯誤,它也可能,而且通常總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題目上的普遍意見,亦即得勢意見,也難得是或者從不是全部真理。所以,只有借敵對意見的衝突,才能使所遺真理有機會得到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