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博物館”“建”證首都時代變遷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魯暢)從百業展覽的搖籃,到以文化空間呈現文化價值的前沿窗口,北京展覽館承載了怎樣的新使命?

從帶着油墨香氣的大型印刷廠,到修舊如舊的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新華1949”何以在城市更新中探出再生之路?

從嘈雜擁擠的“動批”,到高樓林立企業匯聚的金科新區,新地標迸發出怎樣的發展動能?

在有着“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北京西城展覽路地區,這些疑問都能找到答案。10月7日是世界建築日,展覽路街道主辦“讓建築說話”主題活動,深入挖掘、集中展示轄區建築文化資源,以其承載的光陰故事“建”證城市發展。

建築裡的“歷史教科書”

轄區面積僅5.87平方公里的展覽路街道內,稱得上“之首”“之最”的建築真不少。

這裡有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綜合性展覽館、亞洲第一座現代大型天文館、中國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爲載體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現代動物園、新中國第一住宅小區百萬莊小區、新中國第一家大型印刷廠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向新而生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

歲月長河緩緩流淌,一座座標誌性建築如文明載體,留下深遠影響。“建築見證發展、慰藉心靈、傳承文明。”展覽路街道工委書記夏淑敏說,展覽路地區有着歷史與現代交融互通的天然稟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建築文化、革命文化在不同的建築間交相輝映,綻放時代光彩。

1954年建成的北京展覽館前身爲蘇聯展覽館,高聳於87米尖塔的紅色五角星分外耀眼。這座凝聚着100多名工程師、50000多張施工藍圖的建築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典範,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作爲展覽業的發源地,北展是國家大型成就展的首選場館,也是各行各業品牌展會的搖籃。建成初期,一條方便展品運送的鐵路線從北京西站直達展覽館後方,足見當時的展覽盛況和觀展熱情。

“70年來,北展是當之無愧的‘孵化器’。”北京展覽館集團副總經理楊倩說,曾經,很多行業通過展會在這起步成長,現如今北展不斷打造文化內容的“孵化器”,爲百姓帶來前沿的文化體驗,“近年來我們積極引進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啓動‘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充滿實驗性、開放性及公共性的藝術家沙龍、展覽、活動將陸續與大家見面。”

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坐落在展覽路地區的北京動物園是中國開放最早的動物園,它的對面曾是耳熟能詳的“動批”。而現在,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奇安信大廈等矗立於此,“動批”完成“騰籠引鳳”,新地標金科新區呈現在人們眼前。

走進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150米長、挑高7.5米的“星河長廊”經常舉辦科技成果展,可遠眺西山俯瞰北展的“星空花園”爲員工提供會議交流等綜合服務,1100餘個金屬衣架、2000多個工程焊點組成的“白澤迎溯”創意雕塑致敬着曾經的“動批”商戶……

這所極具現代化與人文情懷的樓宇中,科技、金融、綠色能源產業相互碰撞,不斷催生出發展新動能。最新數據顯示,金科新區彙集頭部金融科技企業、專業服務機構184家,去年稅費收入超過15億元,是“動批”疏解前的25倍。

城市更新不僅激發着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內涵。

紅磚青瓦、綠樹長廊,修舊如舊的工業廠房和綠樹相互掩映。由舊廠房華麗變身的新華1949文化金融與創新產業園原爲新華印刷廠,大批經典著作從這裡走向大江南北。

園區內,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大字本樓”門前嵌着銅製銘牌,記錄着建成年份、建築結構和用途等信息。就在不遠處,一塊大屏內的創意數字人實現互動問答指引,又爲園區增添了新穎的文化體驗。

“印刷業天然帶有文化屬性。”中國印刷有限公司園區運營拓展總監武赫說,2011年新華印刷廠舊址啓動改造,過程中,園區始終堅守保護優秀工業遺產的原則,精心呵護原有廠房的歷史風貌,逐漸蛻變成爲新的文化地標。

傳續精神、爲城築夢

7日,在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的星空花園,北京建築大學學生以手繪和板繪的形式描摹出展覽路“首建典藏地”4條線路共28個建築點位,細膩的筆觸下是衆多建築承載的羣體記憶和情感,零光片羽中蘊藏傳承至今的精神力量,充滿面向未來的憧憬。

1954年,北京展覽館建築工地上走出新中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胡耀林木工青年突擊隊,克服建築體量大、時間緊任務重、冬季施工難度大等困難,確保展覽館如期建成,承接了新中國第一個國際性的展覽會。“原計劃用478個工日支起的拱頂大梁模板,最終以181個工日提前完成,成爲新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楊倩說,“一句‘玩兒命幹’的口號響了70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建成於20世紀50年代,由著名建築師張開濟設計的百萬莊小區有“共和國第一社區”之稱。然而,歷經歲月洗禮,老舊小區面臨的共性問題也顯露出來。

“這裡是《林海雪原》的誕生地,《血色浪漫》的發源地,紅色文化的傳承地,更是基層治理的改革試驗田。”百萬莊東社區黨委書記石成龍說,社區黨委創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紅牆先鋒 紅色溫度”模式,“柔性溝通”拆除違建,“陽光會商”解決訴求,探索出一條將“溫度”轉化爲爲民服務“真度、實度、速度”的治理路徑。

建築一頭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發展。徜徉在這座“建築博物館”中,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一座座“凝固的交響”與時代同頻,時刻流淌出新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