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創新、增速狂飆,274家綠色經濟企業搶抓“雙碳”機遇丨深探A股成長力④綠色經濟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彭碩 北京報道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其中,“繼續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被列入九大重要任務之一。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等目標。上述頂層設計,亦爲國內產業領域的佈局的重點方向之一。

本篇爲“深探A股成長力”綠色經濟篇。綠色經濟重點涉及綠電能源方向,包含:風電、光伏、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氫能在內的“源網荷儲”一體化能源系統。在綠色低碳領域,我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產業鏈,並誕生出了一批符合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上市公司羣體。

深交所目前其已擁有274家綠色經濟領域上市公司,並擁有多家300億元以上市值的龍頭型企業,

即將過去的2023年,這些企業深抓綠色經濟發展機遇,通過加快前沿技術的研發和產能佈局,深耕國內外市場,爲中國綠色產業領軍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

歲末年尾,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逐步落地的背景之下,上述深市上市企業圍繞明年的行業形勢也積極部署。透過這些公司的動作,中國綠色經濟的新動向隱約浮現眼前。

業績高增

目前,中國在綠色經濟在全球獨樹一幟,本身亦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裝機市場。

2023年,在光伏、風電領域,我國又一次成爲了全球市場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光伏新增裝機163.88GW,同比增149.40%。11月單月光伏新增裝機21.32GW,同比增185.41%,環比增56.53%。

在風電領域,1-11月風電累計新增裝機41.39GW,累計同比增加83.79%;累計利用小時2029小時,累計同比增加21小時。其中11月新增裝機4.08GW,同比增加195.65%。業內人士預計全年裝機規模突破60GW,吊裝規模接近或突破70GW。

經歷幾十年發展,我國也孵化出一大批在全球範圍內具備競爭力的風電、光伏上市企業,這些企業總體保持了穩定增長。

比如光伏領域,深交所共有43家光伏上市企業。截至12月22日收盤,市值在1000億元市值企業有一家:陽光電源。市值突破500億-1000億市值區間的有4家,分別是:晶澳科技、TCL中環、東方盛虹、晶盛機電。

上述企業涉及光伏生產主要環節生產製造。其中,陽光能源主營逆變器環節,晶澳科技爲一體化巨頭,TCL中環爲硅片巨頭,今年也在朝着一體化方向發展,晶盛機電爲國內最大的光伏硅片設備企業。

得益於產能釋放和下游需求的井噴,今年以來,這些企業總體保持了快速發展。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這43家上市企業實現營收4731.4億元,同比增長41.33%;實現歸母淨利潤446.1億元,同比增長63.3%。

除了傳統的光伏、風電賽道之外,今年年初,儲能產業也開始崛起,開始成爲綠色經濟領域的另一大增長支柱。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25.3 GW/53.4 GWh,同比增長超過260%;新增裝機12.3 GW/25.5 GWh,同比增長超過920%。預計今年底全年新增裝機將達49.6 GWh,約爲去年的三倍。”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表示。

在產業端,一大批A股儲能產業鏈企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

深交所共有儲能相關企業有34家,其中包含寧德時代、比亞迪爲首的巨頭企業。今年前三季度,上述34家儲能企業合計實現營收9963.5億元,同比增長41.1%;實現淨利潤785.8億元,同比增長57.1%。

“降本”成爲共同主題

在綠色經濟領域,“降本增效”是永恆主題。隨着能源革命席捲全球,誰能讓更多人用上更低成本的清潔能源,誰將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光伏、風電、儲能三大賽道一齊出現了大幅降本。

在光伏賽道,隨着上游多晶硅產能不斷釋放,下游組件價格迎來一路走低。

同花順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至今,多晶硅料(緻密料)價格從240元/千克附近。到今年12月20日,其價格已經來到65元/千克,區間跌幅72.9%;在下游的組件領域,光伏組件平均中標價格從1.84元/W附近一路下行至1元/W附近,降幅45.7%。

行業公開的數據顯示,在電價不變的條件下,組件成本每降一毛就會提高IRR(內部收益率)一個百分點。這意味着,今年年底,投資電站內部收益率將比年初提升8%。

儘管降本利於全球能源範圍發展,但在短期內,對於上游製造企業來說,降本也意味着競爭壓力加大,對企業的管理、運營、產能投放、技術研發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11月24日,投資者詢問價格戰下公司如何生存的疑問,晶澳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光伏市場競爭激烈,組件價格持續走低,公司通過加強供應鏈管理,持續的研發投入、工藝改進,實現降本增效。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

爲應對降本趨勢,越來越多光伏企業開始走向一體化,以圖通過把控各個環節進行降本。

比如,原本在硅片領域堅持專業佈局的TCL中環,今年通過佈局,從硅片賽道到硅料、硅片到電池、組件的全產業鏈生產製造進軍。又比如,晶澳科技在2016年開始一體化率維持在80%左右,今年一體化率提高到90%以上。

在風電、儲能領域,今年年初開始,“降本”趨勢更爲明顯。

如在鋰電儲能電芯,最低投標價格還在0.9元/Wh以上,今年裝機量爆發以後,11月份鋰電儲能電芯最低投標價格僅爲0.4元/Wh左右,區間跌幅55%以上。

爲應對快速降本的趨勢,通過興建更大產能進行規模化降本,以及向其他環節進行產業化延伸都成爲必要手段。

億緯鋰能(300014.SZ)是國內第三大儲能電芯製造商,InfoLink數據顯示,2023年1—6月,公司儲能電池出貨量8.98GWh,同比增長102.3%,儲能電芯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三名。今年,億緯鋰能宣佈進軍系統集成領域。2025年,鋰電儲能的產能目標定爲100GWh。

財報顯示,價格戰下,億緯鋰能依舊保持了不錯增長勢頭。今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355.29億元,同比增長46.31%;實現淨利潤34.24億元,同比增長28.47%。同一時期,億緯鋰能毛利率爲18.34%;比2022年增長提高0.76%;淨利率爲10.75%,比2022年增長了2.32%。

新技術加速涌現

深挖績優企業的高成長“驅動力”,技術研發夯實產品核心競爭力是關鍵,對於快速崛起的綠色產業而言,新技術的研發和落地能力更是關係企業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

2023年,光伏、風電、產業賽道同樣涌現衆多新興技術,其中一些有望成爲未來產業的重點方向。

在光伏領域,鈣鈦礦技術即是其中一例。經過十數年發展,國內已經可以看到商業化曙光。

包括協鑫光電、極電光能、纖鈉光電在內,國內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宣佈擁有平米級鈣鈦礦產線,行業平米級組件效率已超過18%。除了上述企業之外,晶澳科技爲代表的行業巨頭同樣宣佈在此領域有所深耕。

除了光伏行業而言,由於傳統的P型PERC組件逼近理論轉換效率極限,N組件取代P型組件技術是行業進化的另一大方向。

N型組件技術包含三大技術路線:TOPcon、BC、HJT,三大技術路線目前各有企業專注。其中,TOPcon環節規劃產能最多,相比後兩者市佔率較爲領先。

在P型向N型轉型的過程中,鈞達股份(002865.SZ)的N型TOPcon產品率先開始量產,率先享受到了N型技術紅利。

由於轉換效率更高,在當前國內招標市場上,N型組件溢價約爲0.06-0.10元/W,國內招標市場溢價則在0.10元/W以上。

據InfoLink數據,上半年,鈞達股份的N型TOPCon電池出貨6.56GW,佔比排名行業第一。隨着淮安二期13GWN型TOPCon項目的預計投產,到今年年底,鈞達股份TOPCon產能將超過44GW。

10月31日,鈞達股份(002865.SZ)披露2023年三季度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80億元,同比增長93.59%;歸母淨利潤16.38億元,同比增長299.21%。

在新型儲能賽道,新技術的迭代更是層出不窮。

在鋰電儲能路線中,更大電芯是一大趨勢,在2020年,寧德時代首次推出280Ah大電芯以來,目前,300Ah以上電芯已經成爲主流。在鋰電儲能路線以外的其他儲能技術路線,光熱發電、熔鹽儲能以及液流路線,也在逐漸顯露頭角。

這其中,液流路線今年以來迎來招標量爆發。據記者統計,僅今年以來至11月初,液流電池的規模性招標量(包含公開招標和私下籤約)已經超過5GWh,達到去年全年之和的兩倍以上。目前,深市上市公司中,西子節能(002534.SZ)等企業正在相關企業正在圍繞液流路線、熔鹽儲能等路線進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