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瀚:面臨多重挑戰,線下超市或可“打不過就加入”

中新經緯11月6日電 題:面臨多重挑戰,線下超市或可“打不過就加入”

作者 江瀚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當人們已經習慣了“買小東西有便利店,買大東西有電商”,即時零售日益普及時,超市呈現淡出公衆視野的趨勢。當下大型超市的經營狀況面臨諸多挑戰,近期一些大型超市因經營不善和利潤下滑選擇關閉門店,也有一些正在通過調改奮力自救。

超市經營面臨挑戰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電子商務成長超越超市,前者的無限貨架和高效物流讓消費者有更豐富的選擇,並且比起電商採購,超市購物耗時多。二是生鮮電商對超市生鮮業務帶來衝擊,生鮮電商產地直採降低了成本,冷鏈物流技術保證生鮮產品新鮮度和品質,而超市生鮮採購成本高且保鮮配送不足。三是即時零售與便利店結合給了超市重擊,消費者可通過外賣平臺即時購物,相比之下超市優勢不再。

面對生鮮零售、網購等業務的興起,普通大型超市調整自身戰略具有極大的必要性。面臨多重線上售賣模式的包圍,線下超市或許能從目前轉型較好的超市調改案例中獲得一些啓示。

首先,更加註重自營商品的價格力和質價比。當前線下超市應當以優質的服務和自營商品的價格優勢樹立了良好口碑。一些成功調改的超市通過精簡商品SKU(庫存單位)、提升自有品牌佔比和源頭直採降低商品價格,提升了商品的競爭力。因此,超市應優化供應鏈和降低運營成本,爲消費者提供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其次,本着“打不過就加入”的理念,藉助網點優勢成爲生鮮零售和即時零售的前置倉。傳統超市擁有大量門店和倉儲資源,可以改造和優化這些資源,爲電商平臺和即時零售平臺提供配送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這樣不僅能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還能增加收入來源和增長動力。

再次,拓展餐飲業務,向便利店學習。便利店通常提供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和增值服務,餐飲業務是便利店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傳統超市也可以借鑑便利店的成功經驗,在門店內設置餐飲區域,提供快餐、小吃等餐飲服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食材。這能吸引急需用餐的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對於烹飪和美食的需求,將超市轉變爲綜合性的零售和餐飲服務中心。

超市變革的時代已經來臨,傳統超市必須求變求新。無論是學習成功自營模式、轉型爲前置倉還是拓展餐飲市場,都需要超市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當前面臨的挑戰進行選擇和調整。只有不斷創新和迭代業務模式和服務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