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預熱|汪品先:從東西文明差異回答“李約瑟之問”
《科學與文化》汪品先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旨在構築科學與文化的橋樑,傳遞"科學就是文化,科學創新要有文化元素"的理念
【導讀】9月21日(週六)下午2點舉辦的169-5期文匯講堂《徐光啓及其弟子的科學觀與世界觀》,聚焦"上海400年間科技與生產力的探索"。今刊發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所著《科學與文化》中的《第六章 東西方文化》。本章主要探討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融合,並反思了中國在近代科技發展中的困境和轉型,與當期主題徐光啓和中國近代科學觀的萌芽與發展頗有關聯。歡迎大家觀看直播。
三個直播渠道,掃二維碼可預約
華夏文明爲何延續至今
世界最早的文明產生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季風區,北緯20°至40°地區的大河流域,包括尼羅河、中東兩河、印度河及黃河長江流域,標誌着人類從狩獵採集轉向農業。這導致了遊牧與農耕兩種文化的出現,以及隨後的衝突與戰爭。
*持久性原因一:多元複合式的統一、方塊文字
海洋文明和大陸文明的發源地
由農耕文明發展起來的四個古文明中,尼羅河文明曾輝煌一時,但現已消失。兩河流域文明雖產生了重要的文化影響,卻因頻繁的民族更迭而缺乏連續性。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也非常古老,但後來被雅利安人征服,形成了種姓制度。四大古文明碩果僅存的就是華夏文明,有文物與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 5000 年。
華夏文明的持久性得益於其深厚的傳統文化積累和方塊文字的傳承。中國幾千年歷史中 2/3 的時間是統一的,即使經歷過少數民族入侵甚至佔領,但仍保持融合的華夏民族文化。統一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如興修水利、抵禦外敵,也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推動力。
從傅斯年和朱維錚的觀點可以看到,華夏族是由東夷和西夏等多民族不斷衝突、征服而同化的結果,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複合體。中華文明最早的起源可能有三個源頭:一個是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 一個是三星堆的古蜀文明,一個是長江流域的良渚文明。
*原因二:內部多民族融合、外部與世界頻繁交流
隋唐時期西域粟特人(胡人)是多元文化交融產物。左圖爲"昭武九姓"的地理分佈區;右上爲粟特國的位置;右下爲胡旋舞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特徵。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以及唐朝時期胡人文化對中原的深遠影響……中華文化的一個很大的成就,就是能夠把不同民族的人團結在一起。
此外,外來文化的引入也爲華夏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佛教與中華文化深度融合,影響了多個藝術領域,同時,南亞佛教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被融入了中國文化中。如果放眼世界,中國文化中甚至有從古希臘來的元素。如《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塞壬海妖故事,通過中亞、西亞傳到印度,再傳入中國,演變成了敦煌壁畫中的妙音鳥。
長期的封閉鎖國,使我們過分強調華夏文明出自黃河流域的一元性,忽視多民族、多源頭的文化貢獻,陷入自我孤立。忽視文化交流容易導致妄自尊大, 一旦泡沫破碎,又會轉向崇洋媚外的另一極端。應當強調華夏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長期傳統,強調我們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並非"外來戶"!
東西文明差異影響學術發展
比起農業文明產生依賴的大陸文明,海洋文明則相對較晚發展,它依託於大陸文明,由狩獵採集族羣轉向海洋活動,如航海、經商等。值得注意的是,海洋文明並非在船上建立,而是有了城市後纔出現的經濟活動。
從根源上講,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是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異。大陸文明強調家庭,重和諧和繼承;海洋文明強調個人,重差異和開拓。
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分異
*文明差異:征服和掠奪 vs. 和諧與穩定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起源於地中海的海洋文明佔據了優勢地位,曾經一度輝煌過的古文明逐個消亡,唯一能夠與之並列討論的就是東亞的華夏文明。東亞文化以中國爲主體,以方塊字和筷子爲標誌,曾是人類文明的制高點。然而,16世紀後,代表東方文明的中國逐步被地中海文明擊敗,東方文化一度被學術界拋棄。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 在個人與家族、繼承與開拓等方面都有深刻差異,都對科學思維方式產生影響。這兩種文明在最早的一兩千年都是並行發展,但是"性格"兩樣。16 世紀開始,海洋文明逐步征服和影響全球,造就了當代的世界格局。
大陸文明着重家庭,因爲耕種一定要有家庭來做,要穩定、包容,要守業繼承;海洋文明着重個人,要開拓,要冒險。遊牧民族和海洋文明大多信仰一神教,而大陸文明的宗教信仰比較包容,只要能得到保佑,信誰都可以。
東西方戰爭形式也受文明差異影響。由於經濟水平的差異,遊牧民族往往入侵農耕區, 發達的農耕文明沒有興趣入侵貧困的地區。中國歷史上的戰爭多爲內戰或抗戰,而西方宗教戰爭和殖民戰爭頻發。最近 500 年,世界由西方文明主導。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等背景均爲大航海時期。此時期,中國正是鄭和下西洋之後實行"海禁"的時期,與歐洲反向而行。
海洋文明從"魚鹽之利、舟楫之便"發展到探險、殖民,具有血腥的一面。其特點與遊牧民族相似,易鋌而走險,發動侵略。相比之下,大陸文明趨於穩定,沒有去遠方開拓的傳統。中國古訓"父母在,不遠行"即體現了這一點。海洋文明則趨於開放,但易走向極端。
*治學差異:重繼承和權威vs.重開拓和創新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
在治學方面,東西方文明也存在顯著差異。東方的傳統文化注重繼承、崇拜權威,西方偏向於開拓求新、挑戰權威;東方學者注重人際關係、聚焦社會層面,西方學者傾向於探索自然、追究事物機理。這些差別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歷史演變的產物。以中國爲例,社會文化特徵形成於秦漢統一之後。秦始皇併吞六國後設立郡縣制實現大一統,但這也成爲了中國的"包袱",導致上下之間缺乏有效的中間階段,全靠專制君主彌補,從而成爲了"早熟而千年盤旋的文明"(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能力。
東西方兩種治學方法的差異,過去決定了現代科學不會在中國產生,現在仍然是我們科學創新路上的障礙。
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大航海時期爲歐洲海洋文明帶來500年的繁榮,近200年來其與東亞大陸文明碰撞,造成中國近代的衰弱和日本的發展。
*18世紀歐美海上入侵亞洲後三種社會模式
宗教是早期東西方交流的主要內容。由於地理因素,華夏文化與地中海文化交流受限。唐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宗教文化交流最活躍的時期,如景教、拜火教和摩尼教等傳入中國,唐朝成爲當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此外,開封的猶太教清真寺是猶太人定居中國後建立的唯一有遺址可尋的寺廟。
早年是東學西漸,是西方學東方,不是東方學西方,最突出的例子是馬·波羅(Marco Polo,1254—1324)。他在中國遊歷 17 年,回國後寫成《馬可·波羅遊記》,促成了歐洲的中國熱。儘管後來有人懷疑其真實性,但近年來已有研究確認其來華的事實。18世紀,歐洲曾掀起一股"中國熱",《趙氏孤兒》等中國戲劇文學傳播到歐洲,並被多次翻譯和演出。同時,歐洲的萊布尼茨等數學家、哲學家開始接觸並研究中華文化。
日本通過出島與荷蘭保持聯繫,圖爲出島(左)及其位置(右)
18 世紀以後,歐美國家從海上入侵東亞、南亞,結果產生了三種社會模式:印度模式、日本模式、中國模式。印度模式是變成殖民地,日本模式是形成帝國主義國家,中國模式是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印度因宗教宿命論而束縛了反抗精神,推行英語文化,原經濟文化逐漸消失。日本在江戶幕府鎖國時期,仍通過出島與荷蘭人交流,奠定了早期科學根基,產生了"蘭學"(Dutchlearning),引入歐洲現代科學。此後,日本大規模吸收西方文化,社會發展迅速,甚至藝術也形成獨特特色。1853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門被迫打開,明治維新的成功並非偶然。
*中國近代科技落伍主因:長期忽視西洋文化
而中國和日本的情況不同,中國在 1840 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推行洋務運動,1895 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1898 年戊戌變法失敗……中國一步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關鍵原因在於中國沒有文化上的準備,長期無視西洋文化,在科技發展方面大大落後於世界。而日本古代學習中國的文化,近現代學習西洋的科技,因此迅速發展起來。
實際上,西學東漸首先發生在中國,但是中國的傳統力量太強,導致科技發展滯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引進先進文化、技術,福澤諭吉(1835—1901)等學者成爲重要推動力量。而中國雖有徐光啓、魏源等具遠見卓識的學者,但受社會背景和知識界羣體影響,其主張未被採納。
魏源的《海國圖志》(1843 年出版)
在 500 多年世界格局的調整中,盲目自大的古代中國沒落了。100 多年來,經過幾代人流血流汗的奮鬥,我們又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仍舊沿着人家的腳印走,顯然路走不通,老祖宗的千年積累,我們應該怎麼用?
現代科學與古代文化
中國科技界正經歷着史無前例的黃金時期,當務之急是反思百年來經歷的反覆,倡導海陸結合的全球文明,實現科學的轉型。
*同期中西方人傑思維迥異:科學位置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水平很高,爲什麼對近代科學貢獻較少?這是典型的"李約瑟難題"。明朝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指出,中國人不屑從外國人的書裡學習任何東西。這導致中國古代不是沒有科學人才,而是沒有科學的位置!明朝徐光啓是引進外國科學書籍的傑出人物,他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並編著《農政全書》,但該書在其生前未能出版,後來在日本受到重視。
徐光啓著《農政全書》
與中世紀歐洲相比,中國同時期的傑出人物在科學思維上有明顯差別。如王陽明與哥白尼、康德與紀曉嵐、達·芬奇與唐寅,他們在科學探索、哲學思考和藝術創作上各有千秋,但科學功底和思維方式截然不同。歐洲科學家如牛頓、瓦特等開闢了各學科領域,而中國則因缺乏海洋文明元素和商業交流,農耕文明性質保守,導致自然科學未能在中國產生。
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衝突,中國曾有過激主張,如廢止中醫和消滅漢字,但均遭反對。實踐表明,漢字通過簡化和義務教育可爲大衆所掌握,是維繫民族統一的紐帶。西方科技文化主要由傳教士和留學生引進中國,留學生帶來了大量西方知識,也引發瞭如五四運動等文化運動。
當前,中國科學發展處於黃金時期,SCI論文數量躍居世界前列,中國科學從"外包工"身份轉向深度加工型,進行學科交叉和創新研究。展望未來,科學將迎來新革命,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以及地球系統和生命系統的整體研究。新技術爲科學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中的歸納法、整體性和協調思想,在現代科學系統化、整體化發展中將起重要作用。
*海陸結合:全球文明新趨勢與中國角色
海陸結合的全球文明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曾長期平行發展,19世紀海洋文明全面擊敗大陸文明,而現在又出現了兩者結合的趨勢。中國應該吸收海洋文明創新、開拓的優點,發揚傳統文化中集體、和諧的優點,形成海陸結合的全球新文化。從當代經濟來看,跨越海陸的大國發展比較有利。
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
我相信世界文明的發展方向,是在文化反思的基礎上,把海陸分割變成相互融合,就看誰能做得更好。中國和中國人的特色,只有自己有公正客觀的認識,才能說服外國人,扭轉國際輿論界對中國形象的歪曲。國家之間的關係,也需要從人類社會歷史演變的大視野裡,進行重新認識。
*中國人應重新認識自己,讓世界認知
在國際上還原中國和中國人的真實面貌,需要從自己做起。只有在人類史大框架下重新認識中國,重塑國際形象才能成功。
從國際上看,現在國外對中國的瞭解遠遠低於中國對外國的瞭解,這是嚴重的問題。要讓外國真正瞭解中國,我們需用他們易懂的語言和方式介紹自己。從國內看,我們想要讓國外真正瞭解中國,自己先得能說清楚,要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易於接受的方式介紹中國。全面分析歷史,才能夠理解自己,從人類文明整體的角度、全球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那樣才能說清楚。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正確看待自己,說清楚中國人的特色是什麼。
1900年美國人火燒唐人街
鴉片戰爭以後,列強竭力把中國人描繪成骯髒、無信、愚昧、殘酷、醜陋、卑下的典型,德國威廉二世構建出來的"黃禍論"更把中國人當作威脅白人的對象,直到今天,西方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仍舊認爲,中國人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反華浪潮首當其衝的是海外華人。歷史上華人遭受的歧視和暴力事件屢見不鮮。與之相對的是拿破崙的"睡獅論",他認爲中國一旦覺醒,將震撼世界。
民粹主義擡頭,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過去的坎兒。世界上通用的一些地理名詞,其實是站在歐洲看世界的結果。我非常讚賞王賡武(1930— )的歷史觀點,他說"世界史是一個新興的課題"。我們需要重新闡明中國歷史,要向世界說明,歷史演變起碼有兩種模式。東西方的歷史發展是不同的,歐洲模式是征戰,中國發展不是靠武力,而是靠融合。
歐洲中心觀:從歐洲看世界
當代中國人的任務,是要找到新的途徑,實現東方大陸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結合,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的結合,進而建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是當代中國人不容推諉的歷史責任。
(林曉彤、李念編摘自第六章《東西方文化》,原文約2.3萬字)
作者:汪品先
文:汪品先 圖:林曉彤製圖自書中 編輯:李念 責任編輯:李念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