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推人本交通 人行道寬度不符法規中正港湖前三多
臺北市長蔣萬安積極推動人本交通,擺脫行人地獄污名,不過臺北市12個行政區,仍有相當多人行道不符法規的不得少於90公分寬度。記者林麗玉/攝影
臺北市長蔣萬安積極推動人本交通,擺脫行人地獄污名,不過臺北市12個行政區,仍有相當多人行道不符法規、不得少於90公分寬度,有議員統計全北市高達1544處人行道淨寬不足,還有909處無騎樓替代路線、549處人行道屬於待改善區塊。北市淨寬不足人行道以中正區273處最多、其次爲內湖區250處、南港區197處、萬華區173處。北市府表示,人行道寬度不足路段會積極提出替代標線型人行道方案,並研擬無障礙環境的實體區隔。
北市議員李明賢表示,蔣萬安推動人本交通,北市府近期也針對全北市人行道淨寬,無障礙等普查,結果發現臺北市12個行政區,淨寬不足人行道最多的是內湖、南港、中正區,各排名前三名,李質疑,以內湖南港爲例,內科年產值超過六兆、南軟也有軟體園區是臺北市許多外來人口移入北市最多區域,結果行人通行不友善,讓選區議員壓力相當大,要求北市府應針對缺點最多的熱區優先改善人行道環境。
議員調閱北市12個行政區人行道淨寬資料,北市淨寬不足人行道以中正區273處最多、其次爲內湖區250處、南港區197處、萬華區173處;至於無騎樓替代路線的路段內湖區有209處、其次南港區140處、中正區122處。
以內湖區新明路321巷爲例,李明賢說,短短130公尺的標線型人行道上包含電杆、燈杆、反光鏡、交通杆居然有15座,先前他提出質疑後,市府的確隨即着手改善,但人行道淨寬不足的問題仍未解,且沒有騎樓替代路線,甚至人行道不友善路段內湖區多達121處,遙遙領先第二名南港75處。
至於人行道淨寬不足、且有許多障礙物,議員也統計障礙物以電杆與路杆最多,其次還有樹穴等。李提到,蔣市府把路平視爲重點施政項目,從新明路321巷也看出蔣市府的努力,不過內湖與南港人行道淨寬不足與障礙物之多,卻是北市各區之最,顯見市府在預算編列與調整仍必須到位,至於北市府預算,柯任內最後一年編列的112年人行道預算爲4.6億元,明年113年度蔣市府編列預算已達5.7億。
對此,北市府表示,將針對比較多需要改善的熱區排定優先順序,目前北市府是鎖定醫院、學校、市場周邊等優先改善,也允諾針對熱區加大力道盡速改善。
新工處長林昆虎也提到,針對人行道寬步不足路段,北市府有積極提出替代標線型人行道的改善方案,不過他坦言,有些地方里民會有反對阻力,南港路就有路段先前曾辦過會勘,但地方反對設置標線型人行道,目前替代作法,是研擬先做出無障礙環境的實體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