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保護費 不保證安全

(圖/美國空軍官網)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他在競選期間指臺灣應交「保護費」,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臺灣考慮向川普新政府提出大規模軍購案,以展現強化自身防衛的決心,總價值估計超過150億美元,約4828億元。

據報導,賴政府研擬的大型採購案內容包括「神盾」驅逐艦、60架F-35隱形戰機、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還有400枚愛國者三型飛彈。但重點是,臺灣目前找不到志願役士兵,作戰部隊的編現比嚴重失衡,必須儘快解決基層部隊、戰鬥部隊、主戰部隊人數嚴重不足的問題。不然買了新裝備卻沒士兵來發揮戰力,那就變成捨本逐末、緣木求魚了。

這次珠海航展,可看出人工智慧已廣泛運用在軍事武器上,臺灣在這方面大幅落後,這是一個警訊,國安單位必須嚴肅面對,不可以再像以前只會打高空放空話,粉飾太平的心理會對強化國防產生最大的障礙,不可不慎。

各界多認爲,「交易式外交」將成爲川普未來4年任期的對外主軸。川普在選前接受彭博社專訪時就曾指出,美國協助防衛臺灣,臺灣卻「偷」了美國晶片產業,因此臺灣應該對美國交「保護費」。這番說法在選前三不五時出現。

因此各界都認爲川普當選,要求臺灣增加軍購是勢在必行,川普或許不明白臺灣GDP的百分比內容爲何,但他其實也無須在意,只要臺灣順從即可。直白說,「叫你準備多少軍費,你就乖乖備妥」,或者針對晶片產品徵收更高關稅。但當中共軍備快速發展,實力幾已凌駕西太平洋美軍時,一旦投資報酬比例不符成本,川普仍舊有可能放棄臺灣。

對於已經長年安逸,對臺美軍購毫無概念或麻痹者而言,「交保護費」似乎只是國防部頭痛之事,殊不知暴增的軍事預算將衝擊其他部會的建設項目,各種民生社福業務都將因「保護費」而受到排擠,若再加上貿易關稅升高,臺灣民衆其他的日常生活都將深受其累,這也是「恐共」、「反中」的代價,也非川普口中「筆尖大的臺灣」所能長期承受的。

在軍事戰略上,「防衛某地」和「將某地作爲戰區」的概念截然不同,後者根本不需考慮當地人命的因素。可能有人認爲「花錢買安全」應不足爲惜,但在可預見的未來4年,我國除了要隨時備妥「保護費」以奉承川普老大的歡心外,國人也別忘了,中美在太平洋的實力較量已到無分軒輊與白熱化,臺灣對美國而言,固然是高階晶片的產地,但在臺積電的技術逐批遷向美國後,臺灣可能將是美國軍事「抗中」的前沿。

諸多歷史不難證明,將國防安全委身他人將禍福難料,臺灣不可不慎。(作者爲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國立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