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評|樂見更多“雙奧”選手大放異彩
今年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團1/8決賽上,一位獨臂女運動員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衆所周知,每屆奧運會舉辦一次殘奧會是慣例。往屆殘奧會,大家都曾對殘疾人運動員克服身體殘缺,奮勇拼搏的熱血景象所震撼。這一次,一位殘疾人運動員站在奧運賽場上,僅僅一個亮相就讓全世界觀衆再次心生敬佩。
這位運動員名叫布魯娜·科斯塔·亞歷山大,是巴西國家乒乓球隊的一名成員。此次參加巴黎奧運會的她,是奧運乒乓史上第二位(第一位是波蘭運動員納塔利婭·帕爾蒂卡)、巴西乒乓史上第一位參加同一屆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運動員。雖然布魯娜在女雙和女單的對決中均以0比3的比分敗給韓國選手,但比賽結束時,全場觀衆用掌聲給這位圓夢巴黎的巴西女孩送去讚美和鼓勵。
她用實力打破“界限”。殘疾人爲何能參加奧運會?很多人心中都有這個疑問。其實,無論是盲人、肢體殘疾人還是聾啞人,只要成績達標,都可以參加奧運會,這些成績包括此前的積分、在各個比賽中的排名等等。梳理布魯娜的戰績,可以發現她曾是里約殘奧會銅牌、東京殘奧會銀牌得主,在2022殘疾人世錦賽上還曾奪得混雙金牌。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是布魯娜“衝奧”的入場券,更彰顯她20多年逐夢奔跑,不言放棄的艱辛和不易。接受媒體採訪時,布魯娜也表示,自己作爲殘疾人能“向大家展示一切皆有可能”,她非常高興。
她用拼搏詮釋“自強”。1995年,布魯娜出生在巴西聖卡塔琳娜州的克里西烏馬,這是一座體育氛圍很濃的城市,著名的克里西烏馬足球俱樂部就誕生在這裡。3個月大時,布魯娜由於疫苗引起血栓,永遠失去了右臂。但是,命運的嘲弄並未讓她氣餒。在哥哥的影響下,她開始學習乒乓球。爲在只有一隻手臂的情況下保持平衡,布魯娜將滑板、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結合起來訓練,摸索平衡技巧。就這樣,一個小女孩從少年隊打進州隊,又進入國家隊,一步步走向國際賽場。傳奇經歷的背後,是一個職業運動員自強不息、挑戰自我的不屈精神。這種精神,又在布魯娜站上奧運賽場那一刻得以具象化,感動、激揚、鼓舞着每一個觀衆的內心。奧運的價值,在此刻也得以綻放,它不僅是運動員實現價值、超越自我的平臺,更是展示生命之熱烈、夢想之璀璨、意志之堅韌的舞臺。
她用行動踐行“平等”。布魯娜曾對媒體表示:“我希望有一天這一幕能成爲再普通不過的情況:殘疾人和健全者一同比賽,不用考慮殘疾與否。”實際上,這道出了很多殘障人士的心聲。相比於刻意尊重和關懷帶來的“俯視”,他們更期盼平等對待,被社會當成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筆者曾採訪過不少參加國際賽事的江蘇籍殘疾人運動員,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被社會和集體平等相待,也平視着周圍的一切,他們一樣結婚、生子、工作、生活、旅行,只是出門多了一個輪椅,多了一根柺杖,就像普通人偶爾也會崴腳、受傷,造成行動不便一樣。這也許就是布魯娜一直追求的理想狀態,她一切的努力,都是爲了證明,依靠一隻手臂也可以站在世界頂尖賽場上和高手較量,在人生的舞臺上何嘗不能呢?
“奧運更開放”,是本屆巴黎奧運會的口號。布魯娜,以及開幕式上身穿機械外骨骼傳遞火炬的殘疾網球運動員凱文·皮耶特,都正印證着這一口號。“開放”不僅體現在融入霹靂舞、滑板等新項目,不僅體現在露天舉辦的“開放式”開幕式,也體現在把賽場“開放”給所有實力過硬的運動員。未來,我們也樂見更多“雙奧”選手在賽場上大放異彩。(金亦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