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瓶頸怎麼改 公民參與事緩則圓
臺南市首例圓環改造範例爲歸仁圓環,交通局透過道路重新設計分配人行車行空間,提升圓環整體交通安全,獲得好評。(臺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瑞士的施洛斯‧洛赫湖鐵路隧道爲納入公民監督,規畫興建前後耗約50年,就是避免決策專斷;同樣的交通建設,臺灣政府解決圓環塞車卻常急功近利,偏重專家意見而忽略歷史脈絡與情感,若能緩下腳步多聽在地聲音,定能找出更折衷且周延的解方。
過去爲疏導交織路口車流,圓環在全球各地並不少見,但隨着都市人口、車輛增加,圓環反成交通瓶頸,存廢問題爭論不休,交通管理、環境保護、文史保存等意見相左,要找出具體有效的結論並不容易。
因地制宜,除了直接拆除之外,有些圓環變相改成十字路口、有些採汽機車分流、有些則縮減車道區隔人車空間,經過調整,車禍率多能明顯下降;但也有部分縣市改得四不像,被網友酸「愈改愈危險」,就連圓環該不該設紅綠燈,正反兩派也沒共識。
其實不僅圓環問題衆聲喧譁,擴大到公共建設,甚至更整體的都市規畫,一旦意見分歧,地方政府宛如父子騎驢,怎麼做都不對,急於秀政績的政治人物乾脆喊「一切我負責」,美其名責任政治,但錯誤的決策若成定局,原本的都市紋理變調走味,有誰能真正負責?
瑞士在公共工程方面非常重視公民參與,20世紀初期規畫興建施洛斯·洛赫湖鐵路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即透過公民投票、公聽會、民衆參與環評、訊息公開等,確保規畫與建設過程獲得公衆支持,歷經大約半世紀,最終於2016年才完工。
公共建設的核心並非政府、政黨或政治人物,而是爲了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而存在,瑞士的例子相當值得臺灣參考,「事緩則圓,急難成效」,決策者應時時惕勵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