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原總工周偉:加強政策機制創新 推動交通綠色低碳轉型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道

“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建設水平顯著提升,交通與能源的融合發展也取得了巨大成效。目前全國依託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已建風、光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達89萬千瓦。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超過90%。”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偉在11月12日召開的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學術交流會議上表示。

周偉強調,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既需要我們在技術創新方面發力,更需要我們在機制和政策方面有所創新。

11月12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聯合發佈的《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05年以來,全國客運週轉量實現每年5.5%的增速;貨運週轉量由2013年的16.45萬億噸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24.06萬億噸公里,年均增長4.6%。

《報告》顯示,“十五五”期間,我國交通需求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在工業、建築等領域減排潛力日益收縮的客觀條件下,交通運輸行業面臨的減排壓力更爲巨大。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運輸的時效性、個性化、舒適度等要求越來越高,豪華舒適的大型客車、冷鏈物流等高耗能運輸需求將持續增加,能耗強度下降面臨瓶頸。

談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面臨的挑戰時,周偉指出,當前交通運輸結構不盡合理,部分地區大宗貨物中長距離公路運輸佔比仍然偏高,公路運價仍明顯低於鐵路運價,“倒掛”問題仍然普遍存在。

《報告》也顯示,公路貨運長期佔據全國運輸需求首位。我國不同運輸方式碳排放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

目前,我國每百萬噸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從大到小依次爲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可以說,鐵路和水路運輸是相對較低碳的運輸方式,而公路運輸能源消耗較多且碳排放較爲明顯。我國經濟的增長伴隨着大宗貨物需求顯著增長,而現階段大宗貨物運輸主要以公路運輸爲主。

2019年,交通運輸部道路貨運專項調查結果顯示,礦建材料及水泥、煤炭及製品、金屬礦石公路貨運量達200.6億噸,約爲鐵路貨運總量的4.6倍。

近年來,我國公路貨運行業穩步增長,貨運週轉量由2013年的5.58萬億噸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7.40萬億噸公里,長期佔據全國貨運週轉量首位。由於公路運輸能源消耗95%以上爲化石能源,導致公路運輸碳排放量快速上升。

“我們這幾年‘公轉鐵’(公路汽車運輸轉向鐵路運輸)費了不少勁,但成效不如人意。真正要實現‘公轉鐵’,除了基礎設施的完善,綜合樞紐銜接配套以外,還要考慮提升鐵路貨運的競爭力。”周偉表示。

周偉建議,應該從運價層面穩定鐵路大宗物資運量。對大宗物資(煤炭、礦石等)的運輸給予優惠運價,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統一推廣。對大客戶提供精細化運價服務,增加大客戶的話語權。對短途大宗物資的鐵路運輸進行政府補貼運費。

一位地方交通委人士對記者表示,“公轉鐵”政策成效差,除了運價的“倒掛”,也有行政方面原因。

他舉例稱,從內蒙古通過鐵路向河北方向運煤,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呼和浩特鐵路局”)貨車到北京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鐵路局”)後,就由北京鐵路局調配。在運輸任務緊張時,北京鐵路局會優先滿足自身運輸任務,這就導致車皮很難再回到呼和浩特鐵路局。所以在車皮緊張時,爲了防止貨車無法迴流,各路局集團公司會嚴格控制跨局發車。

據悉,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政策始於2017年。當年2月,原環保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六省市政府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天津港2017年7月底前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煤炭;2017年9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港口全面禁止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煤炭。

《報告》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晉陝蒙煤炭主產區大宗貨物綠色低碳集疏運比例穩步提升,2023年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鐵礦石利用綠色運輸方式疏運比例分別爲91.6%、78.8%。我國沿海主要港口及長江干線港口鐵路進港率均超過80%。

(編輯:杜麗娟 審覈:張榮旺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