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管教權弱化成校安最大隱憂

新北國三男學生在校園遭同學持刀刺死,結構性問題政府應通盤檢討。記者遊明煌/攝影

新北國三男學生在校園遭同學持刀刺死,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呼籲,應檢討輔導曝險少年多頭馬車、無法發揮功效的現狀,否則校園攻擊事件還會發生,他並感嘆管教權被弱化,已成校園安全最大隱憂。

王瀚陽說,被少年法庭裁定收容於少年觀護所的曝險少年,往往下次出庭就被法官裁定責付、停止收容,少觀所停留期間非常短(通常一到三個月),且以評估、觀察爲主,難以發揮輔導效果,主張曝險少年需要搭配中介教育。

他說,曝險少年往往來自失能家庭,對學校生活及課業幾乎難以適應,學校一方面缺乏強制力與專業人力有效輔導,另方面學校依強迫入學條例不得拒絕其返校,使得曝險少年成爲校園安全隱憂。此次攻擊事件主角即是典型例子,政府應痛定思痛提供資源,落實曝險少年中介教育,評估輔導發揮功效後才返校,非於其明顯不適應學校生活即強行令其返校。

另外,恩威並施纔能有效管教輔導。王瀚陽表示,近年經常聽到學校老師與行政人員抱怨「有責無權、動輒得咎」,政府近年修法強調個人權利,卻忽略讓學校與老師擁有對等、合理的管教權,甚至一度差點修法刪除民法賦予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國教盟強烈呼籲,合理管教是愛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孩子不可缺的一部分,適時、合理管教更是孩子發展、學習正向紀律的必要手段。

【記者李芯/臺北報導】「基層老師反映教育部要爲此類校園安全事件負全責。」全教產理事長林碩傑表示,教育部主管的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管理辦法窒礙難行,且因先前類似案件有人遭懲處,許多學校怯於處理學生帶違禁品的問題,擔心被認爲是「針對」;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認爲,教育部的規範不僅難以讓老師有合理管教措施,甚至極可能反遭學生、家長投訴。

侯俊良說,有不少師生衝突或校園事件,起因是父母忽略家長管教責任與親子教育,教育部與地方教育局處應徹底檢討現行教師輔導管教學生辦法,增置校安人力、正視家庭教育,針對學校難以管教之學生,修法課予家長管教義務。

教育部表示,非常重視各界提出的建議及呼籲,會立即檢討現行中介教育後的輔導評估機制,強化校園高關懷對象的輔導措施與管教作爲,提升執行人力及經費;針對搜查、校園安全檢查的限制規定,將蒐集學校執行狀況與問題後,儘速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及法務部等部會檢討研商,落實保護校園學生安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