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長吳巖:教育專有大模型優先在10個學科推出垂直應用

AI與教育深度融合應注重哪些要素?

“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在人才,根本在教育;人工智能是一把金鑰匙,它正深刻地影響着世界和中國教育的未來走向和發展。”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在今日下午舉辦的2024世界AI大會人工智能與教育論壇上表示。

吳巖稱,人工智能對於教育而言不是一般的策略性問題,而是影響甚至決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問題,這是當前的一個初步共識。爲此,教育部在今年3月啓動實施“LEAD行動(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行動)”,並推動師生一同創造教育領域的專有大模型“GEST”,其中,G是Generative生成式,E是Education教育,S是Special專用,T是Transformer網絡模型。

吳巖表示,教育專有大模型將優先在10個學科推出垂直應用,尤其是要在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等方面率先落地,同時,以教育專有大模型的整合來賦能通用大模型的提質。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的用人需求持續攀升,其中,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的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126%,平均招聘月薪達到了24535元,同比增長12%。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教育行業變革?吳巖稱要做好3件事。第一,是要注重教師的數字素養。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變革不僅體現在新算法、新技術的突破上,更根本的應該是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這可以使人工智能技術真正通過教師深入傳遞到教學和治理的全過程中去,同時也要研究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有效性、適應性和變革性,讓教師更具有創造力,也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個性化。

其次,是提高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質量。人工智能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必須在實踐中去培養、淬鍊。超常規的師資隊伍、培養模式、資源配置和評價方式,能夠吸引具有人工智能優秀潛質的英才、偏才和怪才。

再次,是科學規範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發展。AI是一把“雙刃劍”,應始終堅持科技向善,加大人工智能的倫理、算法安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研究,積極參與世界關於人工智能治理的規則制定,以高標準的倫理和安全保障人工智能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