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署推動監所擴遷改建計劃 提4措施紓解超額收容、提升教化成效

▲法務部矯正署。(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法務部矯正署今(18日)表示,目前全臺監所可容納6萬餘名收容人,實際收容5萬8千餘名,雖無超額收容狀況,但因人口分佈密度,西部地區易產生空間與戒護不足問題,已實施4項措施解決,分別爲「監所擴建改建」、「機動調整移監」、「後門刑事政策」、「科技輔助人力」。矯正署強調,將同步向行政院爭補合理管教人力,並已在法務部支持下研提矯正人員比照警察、消防等支領「深夜危勞性勤務津貼」規劃,期能完善同仁保障,全力守護社會安全。

矯正署表示,矯正機關肩負我國刑罰執行、強制處分及教化矯正之重要任務,目前全臺監所共可容納6萬餘名收容人,實際收容5萬8千餘名,整體雖無超額收容狀況,惟國內人口分佈密度不同,西部地區監所易生處遇空間與戒護人力不足問題,法務部爲解決此一困境,督責本署實施以下措施。

矯正署指出,第一、監所賡續擴、遷、改建:計於今(114)年底啓用八德外役監獄與彰化看守所擴遷建工程,增加 3,459 名收容額,並積極推動桃園女子監獄、臺北看守所及女子看守所擴遷建計劃,計能再增 1,522 名收容額。

矯正署再指,第二、及時機動調整移監:依超收警示提早將收容人移至合適機關,衡平處遇量能,紓緩戒護壓力。

矯正署提到,第三、實施後門刑事政策:建構客觀假釋量表,針對犯行輕微、高處遇成效及低再犯風險者,務實審覈,協助更生復歸。

矯正署說,第四、運用科技輔助人力:今年起至 116 年分階段全面數位化各監所監控設備,並持續研發矯正智慧管理輔助系統。

另外,矯正署強調,本署將配合各監所擴遷改建工程啓用期程,同步向行政院爭補合理管教人力,並已在法務部支持下再研提矯正人員比照警察、消防、移民、空中勤務機關輪班輪休人員支領「深夜危勞性勤務津貼」規劃,期能完善同仁職場保障。

矯正署表示,本署秉持虛心態度,廣納各界建言,持續爭取資源挹注,精進各項矯治政策,針對國內新興犯罪趨勢,建構相應專業化處遇,降低再犯風險,強化復歸效能,全力守護社會安全與祥和。

▼臺北監獄。(圖/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