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農灌用水不足 楊梅水資源中心試辦再生水供灌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探,今天蓄水量4976萬立方公尺、蓄水率24.2%,水情已接近2021年桃園大旱同期狀況,若水情持續不樂觀,恐影響桃園一期稻作「抽穗期」用水需求(示意圖與事件人物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探,今天蓄水量4976萬立方公尺、蓄水率24.2%,水情已接近2021年桃園大旱同期狀況,若水情持續不樂觀,恐影響桃園一期稻作「抽穗期」用水需求,農民憂心,市長張善政也說「要有最壞打算」;桃園市水務局表示,楊梅水資源中心正試辦「放流水再利用農業供灌推廣計劃」,成效不佳,希望未來有機會廣泛運用。

桃園市水務局指出,桃園1天約有10萬噸放流水,來源包含工業用水10.8%、生活用水19.7%和農業用水69.5%,而農業的放流水又分養殖7%、畜牧1%、灌溉92%,其實這些放流水經過水資源中心淨化處理都可以再利用,除了供工業區和民生次級用水使用,處理得宜也能作農業灌溉用水。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1公頃的水稻田在生長期間大約需要1萬噸的水資源,楊梅水資源中心1天約能生產6千噸再生水,自2021年試辦放流水再利用農業供灌推廣計劃,在特定範圍支援正常農業供灌,供應情況尚屬遊刃有餘,目前供灌面積從3公頃擴大到30多公頃,觀察再生水在不同規模的供灌情況對稻作產量、品質及環境生態有何影響。

劉振宇表示,農業部針對灌溉用水有18項水質檢測標準,再生水符合其中17項,只有氮氨濃度5到6ppm超過標準值3ppm,不過氮氨屬植物養分,可減少稻作氮肥的使用量,去年收成的稻米經過檢驗也均無食氨一律,因此還在向農業部爭取,盼農業部對於再生水供灌一事能放寬水中氮氨濃度的標準值。

劉振宇表示,桃園下水道系統接管工程還在進行,若接管都完成,一天大概有40萬噸的放流水可回收再利用,屆時再生水的產量約能到達1天20、30萬噸,十分可觀,盼能達到「工業不停工、農業不停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