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十四冬”促進文體旅多業態融合 內蒙古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十四冬”)

(原標題:借力“十四冬”促進文體旅多業態融合 內蒙古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十四冬”))

圖①: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遊客參與冰雪娛樂活動。

王 磊攝(人民視覺)

圖②:呼倫貝爾古城,舞蹈表演引人入勝。

本報記者 李 洋攝

圖③:呼和浩特市,遊客在雪景中拍照。

懷特烏勒斯攝(人民視覺)

圖④: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莫爾格勒河景區,孩子們拉雪圈、享雪趣。

本報記者 李 洋攝

核心閱讀

冰雪資源“熱”起來,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迎來新機遇。以籌辦、舉辦“十四冬”爲契機,內蒙古各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積極促進文體旅多業態融合,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正值元宵佳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十四冬”(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特許商品零售店人頭攢動。吉祥物“安達”“賽努”及帶有“十四冬”元素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十分暢銷。

扎蘭屯市吊橋公園,六大主題的花燈絢麗多彩,焰火秀、舞龍表演精彩紛呈,吸引不少市民、遊客打卡拍照。

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居力很鎮紅心村,村口的滑雪場人氣旺,帶動村民就業,拓寬農副產品銷路,老百姓的“冰雪飯”越吃越香。

“十四冬”在內蒙古自治區各賽區火熱進行,比賽氣氛熱烈,圍繞冰雪賽事展開的羣衆性文體活動也火爆異常。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進一步激發,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假日生活文化味更濃

全國冬季運動會恰逢新春佳節,“中國紅”與“冰雪白”扮靚呼倫貝爾市大街小巷。從機場、高鐵站到酒店、公園,“十四冬”元素的裝飾、標語隨處可見。

“十四冬”是體育競技的舞臺,也是文化交流的平臺。在烏蘭察布市涼城賽區,緊張激烈的比賽結束後,秧歌隊隊員身着盛裝,伴着歡快的鑼鼓聲翩翩起舞,向觀衆拜年。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賽區,比賽開始前,呼麥表演營造出濃濃的觀賽氛圍。

冬運文化還延展到賽場之外。在呼倫貝爾市美術館,主題油畫作品展大受歡迎,80幅作品涉及體育運動、民族風情等題材,爲觀衆帶來美的享受。“爲‘十四冬’營造濃厚的氛圍,美術館春節期間也沒有閉館,春節以來已經接待了觀衆3萬多人次。”美術館展覽部主任其布日說。

夜幕降臨,呼倫貝爾市往日時光音樂廳歌聲飛揚、掌聲陣陣,一場演出讓八方賓客感受到“十四冬”東道主的熱情。《鴻雁》《莫尼山》……額爾古納樂隊精心演奏了20多首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曲目,其中蘊含的冰雪、草原等元素,與精彩賽事相呼應。“很高興用歌聲爲‘十四冬’助力添彩,歡迎朋友們到美麗的額爾古納做客。”樂隊主唱呼和圖拉嘎表示。

在呼倫貝爾,8場《巡遊古城》沉浸式文化演藝活動魅力十足。民族服裝服飾展演、馬頭琴演出、特色舞蹈表演、呼麥、沉浸式舞臺劇等節目精彩紛呈。沿街道漫步,31組冰雕作品依次排開,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冰雪旅遊吸引力更大

近日,內蒙古多地氣溫驟降,但人們嬉冰戲雪的熱情絲毫不減。在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莫爾格勒河景區,皚皚白雪和“十四冬”會旗相映成趣。50歲的巴圖蘇和與合夥人舉辦了“天天冰雪那達慕”活動,雪地搏克、騎馬射箭、“冰地嘎拉哈”、駱駝爬犁等項目吸引衆多遊客排隊體驗。

巴圖蘇和從事文化旅遊業已有12個年頭。“接下來準備開發實景演出項目,讓遠方遊客更好地體驗蒙古族文化與地域風情。”巴圖蘇和說。

冰雪運動的火熱,讓內蒙古的旅遊淡季熱鬧起來。依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呼倫貝爾市發佈了10條冬季旅遊精品線路,開行12列呼倫貝爾號森林草原列車,“跟着賽事去旅行”“冬運場館來打卡”等旅遊產品廣受歡迎。

“白天欣賞越野滑雪比賽,晚上去泡溫泉,中間還抽空去雪場滑了幾次雪。”在烏蘭察布的五六天,來自上海的遊客楊國樑行程排得滿滿當當。圍繞“十四冬”,烏蘭察布市積極打造“冬之夜”文旅品牌,培育“冰雪+美食”“冰雪+文化”等多業態產品,讓“冷資源”持續釋放“熱效應”。

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既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冷資源”,也離不開相關部門提供的“熱服務”。呼倫貝爾市將1800多家經營主體納入“呼倫貝爾市數字文旅平臺”,提高動態安全監管能力,努力提升遊客的滿意度和體驗感;烏蘭察布市增設冰雪旅遊直通車和滑雪公交專線,創新項目,加強住宿、餐飲保障……

“十四冬”對旅遊市場的帶動,不只限於舉辦地。內蒙古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冰雪活動,並推出多項門票優惠措施。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內蒙古各地接待國內遊客3140.5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1.22億元。

羣衆健身積極性更高

作爲北京冬奧會後首次舉辦的冬季項目全國重大體育賽事,“十四冬”創下多項“第一”,其中一項既立足當下,又着眼未來——第一次在全國冬季運動會上組織羣衆賽事活動。

一個月前,近400名冰雪運動愛好者在呼和浩特東河冰場參加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項目比賽,盡享冰雪運動樂趣。如今,免費開放的東河冰場成爲當地羣衆新的冰雪運動場地。

健身去哪兒?這是人們關心的話題,也是推廣普及冰雪運動的突破口。以籌辦、舉辦“十四冬”爲契機,內蒙古各地因地制宜想對策、補短板,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建設闊步向前。

高標準比賽場館提前佈局賽後利用的“下半篇文章”,將公園水域、城市“邊角地”打造成羣衆身邊的冰雪場……目前,內蒙古全區共有冰雪運動場地122個,場地面積390.06萬平方米,其中滑冰場79個、滑雪場43個,年接待冰雪運動愛好者近400萬人次。

入冬以來,總能在海拉爾冬泳基地看到冬泳愛好者的身影。他們鑿開伊敏河上厚厚的冰層,激情暢遊。“冬泳是我們的特色冬季運動,既能鍛鍊身體又可磨鍊意志。”海拉爾冬泳協會會長員峰介紹,協會成立20年來,成員由最初的8人發展到80多人,年齡最大的79歲。

爲了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冰雪運動需求,內蒙古在便民、利民、惠民方面下足功夫,把豐富多彩的冰雪賽事活動辦在羣衆身邊,把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羣衆身邊,助推冰雪運動成爲冬季全民健身新風尚。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局長、“十四冬”組委會副秘書長杜伯軍介紹,2023年冬季以來,內蒙古舉辦“冬運惠民”系列賽事活動共300餘場次,輻射帶動健身愛好者近500萬人次。

吸引青少年廣泛參與,是實現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呼倫貝爾市從2020年起就設立了每年1000萬元的冰雪運動發展專項經費,全市16週歲以下青少年免費上冰上雪,313所中小學校冰雪運動普及率達100%。寒假期間,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組織全縣小學開展“萬名學生上冰雪”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賽事搭臺輻射面更廣

從空中俯瞰,“十四冬”主場館內蒙古自治區冰上運動訓練中心,猶如飄然舒展的哈達,成爲當地的新地標。

更換照明電纜、維修主次幹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百餘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鋪開,居民幸福感滿滿;“15分鐘文化惠民圈”建設成效顯著,城市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人人爭當志願者,志願服務蔚然成風……籌辦、舉辦“十四冬”爲呼倫貝爾帶來巨大變化,也爲“冬運惠民”寫下生動註腳。

紅心村的村民對此深有體會。借力“十四冬”,這個只有800多人的小山村在村口建起滑雪場,適時推出多種活動,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冰雪客”。“村裡現在有近40人在雪場就業,大家從‘冬閒’變成‘冬忙’,好日子越來越有奔頭。”紅心村黨支部書記李英輝說。

冰雪資源“熱”起來,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迎來新機遇。2023年8月底,呼倫貝爾市提出實施工業品耐冷性測試、冰雪裝備製造提檔、冰雪文旅產業提質、冰雪運動廣泛普及等9項工程,深入挖掘冰雪經濟潛力,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6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