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隔半年國常會再提穩市場、穩信心,更關注哪些新提法?業界:期待更多硬招實招推出
財聯社1月22日訊(記者 林堅)1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強調,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穩市場、穩信心,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本次會議是新一屆政府首次專門聽取關於資本市場運行情況的彙報,並作出明確部署。這也是僅半年以來,國常會第二次提及資本市場,2023年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本次會議再度提及資本市場,該如何解讀?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提法?受訪的首席經濟學家、市場人士以及機構人士認爲,本次會議充分體現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對於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意義。會議強調了至少六點內容: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在市場波動較大的開年之際,國常會聚焦資本市場,去僞存真,這無疑迴應了一些重要關切,體現出此前金融工作會議所強調的資本市場作爲樞紐地位的重要性,市場企穩的信心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每每股市迅速下跌至低點時,海內外的經驗也告訴我們,相關部門往往會有一系列組合拳推出,來扭轉市場的下跌。”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投資者的預期不僅是受資本市場本身資金供需力量的影響,更是受到經濟基本面以及宏觀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總量和結構政策在資本市場的映射影響。
就在2023年年底,證監會在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證監會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時,也提到要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繼續在增強信心、改善預期上下功夫。
對於近期市場表現,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分析認爲,市場情緒陷入恐慌是近期市場大跌的關鍵推手。當前市場對於雪球敲入、兩融爆倉、私募清盤和固收+基金賣出等一系列被動賣出和“負反饋”的擔憂,都反映出市場正在形成“恐慌底”。未來建議繼續跟蹤情緒指數變化,情緒指數跌至冰點將成爲市場見底回升的關鍵信號。
更多硬招實招或有望推出
綜合記者採訪的情況,本次會議形成了三方面共識,首先是在當前市場形勢,本次會議將增強市場信心。去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部署後,監管部門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改革端等各方面推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
包括先後推出階段性收緊IPO和再融資節奏、調整融資融券業務保證金比例、從嚴規範股份減持、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健全上市公司分紅、回購和股東增持機制等重要舉措。特別是有關部門出臺減半徵收印花稅、實施國有保險機構長週期考覈、調降保險資金權益投資風險因子等關鍵性措施。
本次會議還指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的協調配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體現了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思想。可以看到,本次會議強調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穩市場、穩信心,表明還會有更多硬招實招推出,政策效果將會逐步顯現。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談到,當前市場低迷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預計將有新的政策應對出臺。
在李湛看來,國常會強調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應該是針對我國長短期目標的匹配來說的。他認爲,當前快速出臺一些有效舉措穩住預期,有利於避免市場下滑,否則繼續下跌到時候可能需要更多對衝手段、更強舉措來扭轉信心。期待當下逆週期調節果斷出手,股市和經濟就會修復向上,實現我們預期的增長目標。
不難發現,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資本市場運行是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情緒面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鏡像反映。
陳果認爲,從A股歷史看,因爲資金和情緒造成的快速調整往往是市場的最後一跌。建議密切關注A股市場託市資金入場情況、雪球等被動賣出力量釋放,以及外部利好催化出現。一旦市場走出恐慌,A股有望開啓超跌反彈行情。
申萬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談到,國常會政策佈局,針對中短期A股市場面臨的問題對症下藥,可能加速市場信心恢復。此次國常會再次提及資本市場,反映了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兜底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政策力度加碼的窗口已經打開。同時,在長短期性價比均較高的時點,積極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正當其時。
強調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其次是會議再度提及了強調要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稱,針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內生長期資金可能存在不足的情況,會議着重強調了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性。此外,在經濟轉型期,融資需求較大,近年來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在一級市場對產業基金的投入力度較大,本次會議提到了投融資的動態平衡、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了政策導向。在王涵看來,過去較多地關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其實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融資需求之間需實現動態平衡,尤其對於投資者而言,若市場投資功能得以提升,將有利於更好地實施價格發現機制,本次會議也有所提及。
申萬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稱,國常會特別強調“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等內容,未來以股東回報爲標準,一批新的核心資產將有望進入投資者視野,帶動市場主線明確,估值修復。
數據顯示,各類投資者加大對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萬億元,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佔比從17%提升至23%,已成爲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萬億元,持股佔比從3.8%提升至7.3%,成爲A股第一大專業機構投資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證監會大力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健全有利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引導投資機構強化逆週期佈局,壯大“耐心資本”。根據記者的觀察,相關部門已積極採取措施,通過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來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
據記者瞭解,目前證監會正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作爲未來一段時期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的行動綱要。總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爲重點,以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爲基礎,以建設一流投資機構爲抓手,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着力提高投資者長期回報,促進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居民財富的良性循環。
打造規範透明的市場環境
第三點共識即本次會議提到,要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爲“零容忍”,打造規範透明的市場環境。證監會在學習傳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對此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指出要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切實把監管“長牙帶刺”落到實處。加大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持續淨化市場生態。
回顧2023年,制度升級、立體追責成爲A股市場從嚴監管的關鍵詞。這一年,證監會嚴懲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爲,從嚴糾治“繞道減持”“忽悠式回購”、信息披露“蹭熱點”等問題,特別是突出大要案查辦,依法嚴厲查處澤達易盛、紫晶存儲欺詐發行案,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並進行立體化追責。此外,也加強對行業機構的全鏈條監管,督促加強內部治理和文化建設,守牢合規風控底線。
其中,紫晶存儲案公司實控人、實控人一致行動人涉嫌欺詐發行證券罪,已被地方檢察院批捕,釋放出執法震懾力進一步強化的高壓信號。具體來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A股上市公司或相關方已達到156家,數量創下新高。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爲,此次國常會針對資本市場提出的要求,也涉及更廣範圍。既要求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也強調要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爲“零容忍”,打造規範透明的市場。而在此基礎上,更“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穩市場、穩信心”,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