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風采|王伶俐:“90後”新農人和她的七千畝田
新華社成都3月16日電 題:王伶俐:“90後”新農人和她的七千畝田 新華社記者袁秋嶽、王曦 明媚春日,在位於成都平原糧食主產區的四川成都崇州市,油菜花正在盛放,忙碌的春耕備耕正在進行。 在崇州市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90後”農業職業經理人王伶俐和父親在育秧田邊查看土地平整情況,爲4月初水稻育秧做準備。這裡的7000畝田,都是這個留着齊劉海的女生在管理。 7000畝田是什麼概念?王伶俐打了個比方——一個標準足球場是7140平方米,7000畝田約有653個足球場那麼大。 王伶俐帶着13人團隊,藉助遙感技術、昆蟲檢測系統以及北斗導航等數字化系統,只需兩天就能掌握所有土地的情況,而且這7000畝田已實現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乾等全程機械化作業。 9年前,王伶俐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發展。她的父親王志全是成都市第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受父親影響,她也成爲一名“新農人”。父親和丈夫先後加入她的團隊。他們管理着4個合作社,覆蓋的田地從最初的80多畝逐漸發展到目前的7000畝。 王伶俐說,隨着糧食種植規模不斷擴張,技術也要不斷更新。她將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和經驗植入合作社,實現入社農戶增收。去年,她帶領團隊管理的農田實現小麥、水稻兩季糧食總產量6000噸,畝產比未入社農戶高近50斤,每畝分紅816元。 然而,這些成果的背後是不爲人知的艱辛汗水。9年前,王伶俐將企業化管理和機械化耕種模式引入合作社的時候,曾受到很大阻力,少有人相信機械能把地種好。“我們這代人習慣了人工插秧。”王志全說,人工種田種得好好的,從未下過地的女兒卻要換機械插秧,當時我們很多人難以理解。 王伶俐買了幾臺插秧機,和父親分田“比試”。後來,那年機械耕種的田地效率和產量比人工高。事實擺在眼前,讓王志全對現代科技改變農業的信心大增。 合作社員工王夢玲提起當初面試的場景,仍然記憶猶新:“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吃苦。”在她眼裡,王伶俐雷厲風行,做事從不拖泥帶水。“我的目標就是要成爲像她一樣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她說。 在王伶俐的辦公室裡,展示着她從事農業職業經理人以來獲得的各種榮譽。今年3月,在“全國十佳農民”的獎盃旁,又多了一張“全國三八紅旗手”的獎狀。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印象中從來不是‘男耕女織’。誰有能力,誰來種地。”王伶俐說,“在我們合作社,女性佔比已經超過50%。” 這些年,王伶俐通過成立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黨支部、婦聯巾幗合作社、楊柳合作社團支部,實現黨員帶羣衆、婦聯帶婦女、團支部帶青年,帶動新型職業農民近千人。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她帶領下,已發展成爲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我們要用行動告訴其他年輕人,農村是有前途有希望的!”王伶俐說,希望能帶動更多有理想、有技術的年輕人投身農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