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傷 每年平均救援200起「鳥」命

1只保育類猛禽短耳鴞在金門青嶼「路倒」獲救,治癒後在歐厝農田野放重返大自然。(資料照片/李金生攝)

蒼翡翠誤食魚鉤,由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麻醉搶救中。( 金管處提供)

保育人員進行傷鳥形質測量及記錄情形。(金管處提供)

金門羣島已記錄鳥類300餘種,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與縣府農林科、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攜手合作,每年鳥類救傷個案平均約200件,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給大自然朋友一個溫暖、安全的家。

金管處說明,該處自1996年起開始野生動物救傷工作,至今已累積2405例。近年更結合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縣府農林科建立野生動物救傷整合平臺,重點工作包括個案通報、照護、收容及野放。

在鳥類救傷方面,每年約有200餘例,以2020年的204例分析,其中有102例成功野放,保育類鳥種包括東方𫛭、鬆雀鷹、短耳鴞等24例,救傷鳥種又以褐翅鴉鵑佔最多數有24例。救傷原因以落巢爲主有80例,其次爲車禍39例;另有5例通報因爲魚鉤誤傷而進入救援體系,其中不乏鸕鶿、蒼翡翠等特殊鳥種因被魚鉤纏繞,需要透過麻醉手術才能將魚鉤移除。統計資料也顯示鳥網的非法架設和黏鼠板,也是嚴重危害鳥類生命的威脅之一。

金管處表示,救援機制的適時介入,除可讓受傷個體有機會重返大自然,也可瞭解野生動物健康狀況、棲地環境品質,以及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而長期累積的救傷資料均可作爲相關研究的延伸、棲地改善及環境教育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