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緬懷錢老

昨天

神十八、神十九乘組會師

“70後”“80後”“90後”齊聚天宮

今天

是錢老踏雪歸去的第15年

我們相信

中國空間站的第5次“太空會師”

他一定能看得到

“你在一個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閃閃羣星,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絕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上面這段話

是錢學森在24歲時寫下的

如今

中國航天事業今非昔比

而每每回憶這篳路藍縷的征程

都離不開錢老

在錢老的一生中

他做出了5個重大抉擇

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

今天

一起回顧錢老的故事

01

錢學森曾說

“我的父親是我第一個老師”

父親錢均夫在花錢給錢學森買書上毫不吝嗇

並堅持爲兒子挑選圖書、畫報

錢學森行將離開祖國

前往美國求學時

父親送給他的禮物

是一大箱“中華文化叢書”

滿週歲的錢學森和父親錢均夫

1923年到1929年

錢學森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唸書

錢學森報考大學前夕

他的中學數學老師認爲他數學好

應報考數學系

國文老師認爲他文章寫得好

應報考中文系

美術老師則認爲錢學森在藝術上有天賦

建議他學畫畫

此時

錢學森做出了第一個選擇

學鐵道工程,學造火車頭

1929年

錢學森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工程機械學院

1926年在北京師大附中唸書的錢學森

02

1932年 “一·二八”事變中

日軍飛機對上海狂轟濫炸

目睹着天空中肆虐的日軍飛機

錢學森做出人生的第二次選擇

改學航空工程,學造飛機

他利用課餘時間閱讀航空方面的書

還發表了多篇關於航空的文章

錢學森最終考取了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

專業是航空工程

1935年8月

錢學森從上海乘船赴美國留學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乘船赴美國留學

03

1936年

錢學森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在學習過程中

他發現當時航空工程的工作

依據基本上是經驗

很少有理論指導

他想

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論

並以此來指導航空工程

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錢學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選擇

從做一名航空工程師

轉爲研究航空理論

他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入學申請

併成爲世界著名力學家馮·卡門教授的博士生

1940年左右, 馮·卡門(站立者左四)與錢學森(前排左一)等中國學者

1941年

錢學森在美國《航空科學學報》

發表科研成果《柱殼軸壓屈曲》一文

攻克了困擾航空界多年的難題

這篇文章僅有寥寥10頁

但在研究過程中

僅編有頁碼的推導演算手稿

就達800多頁

錢學森存放論文最後一稿的紙袋

04

1950年9月

錢學森遭到美國司法部的無理拘禁

1955年9月17日

錢學森一家來到洛杉磯港口

等待登上回國的郵輪

1955年錢學森一家啓程回國時,在郵輪甲板上合影

回國後的錢學森

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工作

籌備建立力學研究所

一次,陳賡大將問錢學森

“錢先生

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

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有什麼不能的

外國人能造出來的

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

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

錢學森回憶與陳賡大將對話

那時錢學森並沒有料到

國家會把研製

導彈、火箭的任務交給他

讓他來做技術方面的負責人

國家的需要

使錢學森做出人生的第四次選擇

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

而後來的事情

我們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

05

1982年

從國防科研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錢學森

已經71歲了

他又做出了人生的第五次選擇

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當中

他非常看重自己晚年的科研成果

對堂妹錢學敏說

“我這些年來和你們

一起研究和探討的這些問題與設想

纔是我回國以後開創性的、全新的觀點和理念

它的社會意義

和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

可能要遠遠超過我對中國‘兩彈一星’的貢獻”

1986年

專家學者們展開了一場關於

中國的載人航天如何起步的論證

航天領導小組辦公室報中央前

專家組特意徵求錢學森的意見

一直沉默的錢學森用十個字進行答覆:

“應將飛船方案也報中央”

他把關鍵的一票投給了飛船

晚年錢學森在書房中撰寫論文

爲了及時跟蹤世界科技和時政前沿

錢學森特地拿出工資、補貼及稿費等的一部分

設立自己的專項購書基金

用於購買各種最新出版的書籍

訂閱各種不同領域的雜誌

直到2009年10月31日去世前兩天

錢學森仍然在讀書看報

錢學森的五次選擇

是將熾熱的愛國情懷

融入學習和工作後作出的決定

2001年12月21日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

將其1980年10月14日發現的

小行星3763命名爲“錢學森星”

2003年

神舟五號返回後

楊利偉專程到錢老家中探望

此後

神舟六號、神舟七號乘組凱旋後

也都去了錢老家裡報告好消息

如今

中國航天人依然在用

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凱旋

向錢老以及老一輩航天人致敬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