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支付寶 13 年後再合作,互聯網迴歸服務效率本質

傳聞多時的京東接入支付寶有了最新進展。10 月 29 日晚,支付寶官方微博發文確認,已可以在京東上使用支付寶支付。

據悉,目前京東商城開始接入支付寶支付,後續服務覆蓋商家、用戶範圍及開通節奏,以京東方面爲主導。我們從接近京東的消息人士處瞭解到,目前能體驗到京東購物支付寶支付的多爲新用戶,後續服務會分批次覆蓋存量用戶。

至此,淘天、京東、拼多多、抖快,以及小紅書在內的頭部電商平臺,已全部接入支付寶。

兩家公司停止合作始於 13 年前,外界將其解讀爲移動互聯網崛起加劇了電商平臺競爭。

隨着電商競爭格局的演變,京東和支付寶兩家公司的關係逐漸破冰。今年 7 月,北京地區開通醫保線上購藥服務,京東買藥合作了支付寶醫保,共同服務線上醫保用戶;今年雙 11 前夕,京東物流也入駐了淘寶天貓平臺;目前,在支付寶 App 內搜索 “京東”,可以通過小程序使用京東快遞、京造、到家等業務。

隨着中國幾大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行業競爭正轉變爲尋找最有效的合作方,追求最極致的效率,以應對未來的競爭。這既源於監管層面的推動,更是市場的必然選擇。

基礎設施全面開放後,支付寶迎來新的想象空間

從此前淘寶接入微信支付開啓互聯互通的短期結果來看,電商平臺獲取了流量,在線支付拓寬了生態。

據 QuestMobile 數據,截至今年 8 月,中國移動互聯網全網規模達 12.43 億,騰訊和阿里位居總去重用戶量前兩位,分別爲 12.38 億、11.69 億。其中,微信月活躍用戶爲 10.61 億,淘寶月活躍用戶爲 9.26 億。

根據 QuestMobile 研究,微信相對淘寶的獨佔用戶規模爲 2.45 億,這部分用戶中,有 1.9 億用戶爲綜合電商用戶,其中每月使用 40 次以上綜合電商 App 的用戶高達 8610 萬。

而在淘寶宣佈接入微信支付的 9 月,淘寶 App 新安裝用戶量同比增長 55%,達過去四年最高值,月活躍用戶規模上,9 月淘寶新增 1867 萬,總月活規模達 9.44 億創歷史新高。

橫向對比來看,QuestMobile 數據顯示,京東的月活躍用戶爲 5.3 億,支付寶的月活躍用戶爲 9.2 億,支付寶相比於京東的獨佔用戶爲 4.2 億,獨佔率爲 45.8%,並常年穩定在國內頭部 App 日活用戶規模前三的位置。

由此不難推斷,京東接入支付寶後,對京東電商業務來說,同樣有用戶體量和活躍度提升的樂觀預期。

接入淘寶對於微信支付而言,是得到了一個 8 萬億 GMV 年成交額的最大商戶,幾乎補全了除自身生態的另外半壁江山;而接入京東對於支付寶而言,13 年後的 “再度牽手”,對其支付市場份額和平臺生態開放也是一次利好。

支付寶成立的第 20 年,支付基礎設施的開放,奠定了移動支付創新者的行業地位,而在逐漸與淘天解除戰略捆綁的幾年裡,支付寶的定位也早已不再是阿里系的支付工具。

據螞蟻集團 2020 年招股書,來自淘天的支付交易額,僅佔支付寶全年支付交易總額的 6%,其一年處理 100 萬億元以上的境內支付交易的大頭,更多是用戶線上向商家付款的商業交易、用戶信用卡還款、個人間轉賬,以及與信貸和投資相關的金融交易。

支付寶在 10 月 29 日晚的迴應裡特別強調將持續擴大開放,這或許不是一個姿態的表述。支付寶近幾年加大開放力度,一是基於支付能力的 “基礎設施” 開放;二是基於支付寶 App 的平臺能力、流量開放。這兩部分被支付寶稱爲戰略上的 “雙飛輪”,即數字支付和數字互聯。

肉眼可見的變化是,曾經由餓了麼、飛豬等阿里系產品佔據的支付寶 App 黃金地段,如今出現了美團、京東旗下產品的身影。近期,美團旗下外賣、酒店、團購等全線核心業務以小程序方式入駐支付寶,這些開放合作不僅促進了交易支付額的增長,多元的小程序生態也有機會反哺支付寶的互聯網廣告業務。

根據 QuestMobile 報告,支付寶小程序月活用戶規模同比增速爲 6.3%,位列全行業第一, 作爲國內第二大小程序生態,目前支付寶小程序規模已達 400 萬個。

在線支付的生態戰也在升維。今年年中開始,支付寶大力推廣 “碰一下” 支付,這種基於 NFC 技術的條碼支付,可以讓用戶解鎖手機碰一下商家設備即完成支付,無需中斷正在使用的 App。提升商家營商效能的同時,優化了用戶支付體驗。

目前,“支付寶碰一下” 已在上海、成都、武漢、長沙、杭州、青島等 50 多個城市展開。從華爲、小米等手機廠商到系列零售品牌、商超、餐廳、茶飲咖啡、便利店等行業頭部品牌正在陸續加入。

後存量時代,競爭迴歸效率本質

以京東接入支付寶、淘寶接入微信支付爲節點,平臺經濟體之間的互聯互通已落地執行三年時間。

2021 年在中國互聯網反壟斷大背景下,工信部重點要求頭部企業整改屏蔽網址鏈接等問題;三年後的 2024 年 8 月底,市場監管總局發佈聲明表示,阿里巴巴已按要求全面停止 “二選一” 壟斷行爲,“合規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電商競爭加劇、行業格局能否企穩成爲焦點的 2024 年,雙十一成爲了頭部企業通過進一步互聯互通來優化用戶體驗、加強競爭力的窗口:

以今年雙十一爲節點,中國幾大頭部互聯網平臺,基本上打通了各自的商業基礎設施。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入駐所有電商、外賣、出行在內的交易類平臺;京東物流、順豐、三通一達,以及極兔等主流快遞公司,均與淘天、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電商等平臺建立合作關係;而曾經涇渭分明的 “阿里系” 與 “騰訊系”,也通過支付寶和微信的小程序、以打通數據接口的方式,讓各自生態圈的業務進一步互相滲透。

雖然頭部企業的互聯互通短期內不會顯著改變用戶和商家固有的消費習慣,但年度電商大促雙十一的節點效應、疊加中長期的行業競爭,互聯網平臺經濟體之間的流量、商流,以及物流,效率的競爭仍會帶來想象空間。

在 “移動互聯網告別野蠻生長、步入存量時代” 這個行業共識被提出的 2016 年,人們對未來競爭的預判是頭部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零和博弈、在蠶食彼此蛋糕的近身搏鬥中攫取新增量,過去十年裡,各大互聯網平臺的確反覆上演着合縱連橫的無限戰爭。

但當無效內卷與市場需求漸行漸遠後,反倒讓存量時代的玩家們重新在商業世界裡返璞歸真,意識到效率纔是贏得競爭的 “秘密” 武器。

如果說京東和支付寶的 “再牽手” 是平臺互聯互通的一次里程碑,那麼,微信和支付寶打破藩籬也給未來留下一個可以想象的空間。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