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駁「臺灣髒電說」 民團批:只拿2個電廠數據不敢講全國
經濟部駁「臺灣髒電說」,民團批:只拿2個電廠數據不敢講全國。(圖/本報系資料照)
氣候先鋒者發起人楊家法自制圖表顯示6年來民間努力減少碳排但公部門卻增加碳排。(楊家法提供/簡立欣臺北報導)
經濟部昨晚以〈我國碳排持續改善,不應苛責2021年經濟快速成長成果〉爲題發新聞稿,反擊民間團體批臺電發「髒電」卻要民間扛代價,2021年碳排較2015年增加的說法。對此民間團體表示,「經濟部話只說一半」,只拿2個電廠6年減700萬噸煤炭來說事,卻不說全國電廠煤炭總用量增加,結果這7年來全國的煤炭用量不減反增。
此外7年來再生能源增加但核能減少,二者剛好抵消,民間團體預料今年臺灣發電量中的低碳電力佔比將再退步。
經濟部昨晚的新聞稿說近6年中火及興達電廠減700萬噸煤炭,氣候先鋒者發起人楊家法對本報表示,經濟部只說了一半實話,國際看臺灣的碳排成效不會只看2個電廠,而是用臺灣全國的電廠來看纔對!資料顯示,過去7年來全國的煤炭用量根本沒有減少,從2015年3290萬公噸增加到2022年的3564萬公噸。
楊家法說,如果只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以2015年2億7921萬6000公噸爲基底,2021年總排放量2億8311萬4000公噸是增加,能源部門也是增加,但製造業部門是在減少;也就是民間努力在進步,但公部門尤其是臺電反而是退步。能源部門爲何無法減少碳排?主因是煤及燃氣都增加,但官員不敢明講。數字會說話,過去6年來碳排放根本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這樣經濟部還敢講成「碳排持續改善」,簡直睜眼說瞎話。
楊家法說,我國溫室氣體約有9成來燃燒碳排,根據經濟部能源署有歷年燃燒碳排指標,單看國際上最重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人均排放量,2015年我國燃燒碳排2億5848萬公噸,2022年2億5796萬公噸,7年下來二氧化碳減排沒有什麼進步,人均排放卻從11.02 萬公噸退步到11.06萬公噸。
再去看臺電官網,2015年到去年爲止的7年來,臺電增加的發購電量,有99.5%是來自火力發電;楊家法說,預估到了2023年也就是今年,臺電增加的發購電量會有100%來自火力發電!原因是7年來再生能源增加的123.43億度電,剛好被非核政策少掉核電122.26億度抵消。
「臺灣2023低碳成效可預見比2022更退步!」楊家法表示,再生能源增加但核能減少,二者抵消後,預料今年臺灣發電量中的低碳電力佔比將再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