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敲警鐘 7月製造業訂單轉負
國發會7月景氣燈號再亮綠燈。圖爲臺北市中山區商圈大馬路邊店面短期出租給臨時特賣會。(中央社)
景氣警鐘響起!受制造業外銷訂單「由正轉負」影響,臺經院昨公佈的7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值,月減0.3分、爲11.88分,燈號連續5個月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臺經院分析,製造業外銷訂單正轉負,顯示全球終端市場疲軟,直接影響需求面、售價面指標表現。
臺經院進一步指出,歐美國家經濟已處於下行壓力,中國大陸又堅持清零封控,爲全球供應鏈及需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臺經院觀察,製造業廠商多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面對金融市場波動,所幸臺股在國安基金護盤下略有回穩,經營環境面指標受到的衝擊減緩,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6月的12.18分,減少0.3分至11.88分。
貨攬業者中菲行總裁邱鈞榮表示,終端需求疲軟,砍單問題嚴重,不論是海運或是空運市場,到年底前「能見度蠻低」,儘管塞港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船公司也減班因應,但「現在只要有貨,都能即時上船」。
空運方面則因通膨高漲,需求不振,終端存貨過多仍有待市場消化,邱鈞榮坦言,「透明度不高、看不到好壞」,現在就看iPhone新機出貨能否稍稍提振市場信心,但在他看來,助益有限。美國是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爲了打擊通膨,聯準會已連續升息3碼。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聯準會官員頻頻發表鷹派言論,9月再升息3碼機率提升,當民衆因通膨生活開銷變大,又要應付房貸、車貸利息,只好放慢換手機、筆電速度。美國升息循環,對我國外銷訂單的衝擊將一次比一次擴大。
臺經院就7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做觀察,僅2個項目分數增加、3項減少,在分數減少方面,以需求面減少0.58分幅度最多、售價面、經營環境面分別減少0.3分及0.02分;原物料投入及成本面則分別增加0.48分及0.12分,燈號座落在黃藍燈。
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方面,臺經院表示,雖然電子產品出口及生產指數呈現增加,但光學器材產品因終端需求減少、客戶進行庫存調整,加上固態硬碟隨筆電需求減緩,影響需求及原物料投入指標表現。
金寶董事長許勝雄指出,未來2年是產業界會很辛苦,在變化過程中要發展適應機制。華紙董事長黃鯤雄建議,提高附加價值可超越成本與政治屏障。東亞經濟協會副理事長羅忠祐指出,產業間緊密結合是重點工程,一起打造韌性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