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青年失業率高 產業卻缺工

青年整體失業率偏高,主因是青年初入職場,無相關工作經驗或就業方向比較不明確,較有頻繁轉換工作的情況。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桃園市去年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排6都第3高,卻發現缺工問題仍嚴重,主要是桃園以工業製造爲主,加上近年外送平臺等非典型工作崛起,導致青年不願投入正職,形成產業缺工,年輕人卻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各地都有此警訊,也盼透過加強職涯探索與AI產業鏈,搶救偏高的青年失業率。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6都由高至低依序爲臺北、臺南、桃園、新北、高雄、臺中。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以臺北市最高,其次高雄、臺南、臺中、新北、桃園。臺中市勞工局說,去年臺中青年失業率爲9.6%,爲6都最低,但是青年整體失業率偏高,主因是青年初入職場,無相關工作經驗或就業方向比較不明確,較有頻繁轉換工作的情況。

北市青年局長殷瑋認爲,北市實際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還多出100萬人,這些人未必設籍臺北,但失業率是以戶籍地推算,換算並不精準,建議採「常住地」調查才能對症下藥。

「現在需要輪班、加班的職業,青年都不太願意。」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長陳秋媚表示,近年共享平臺經濟興起,產出大量自僱型工作,也創造YouTuber、遊戲產業等;反觀桃園是工商大城,製造、營造就業人口需求高,年輕人喜歡朝九晚五的工作,即使製造業起薪4萬起跳,營造業師傅甚至一天薪水3500元依舊找不到工人。餐飲業、旅宿業要付出許多體力活,更讓很多年輕人卻步。

桃園市勞動局長李賢祥說,人才培訓須跟上產業環境發展,桃園有被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點名的中原、元智、中央等大學,都擁有豐富AI資源,市府也會加強產學及大專、高中職合作,協助青年職涯探索。

高雄青年失業率六都第二低,青年局長張以理表示,去年下半年25到29歲失業率僅4.6%,是六都排名最低,歸功於青年就業相關政策奏效;高雄以往是工業城市,青年要找工業、製造業以外的工作相當困難,近年來發展演唱會經濟,現在音樂產業鏈相關製作廠商在高雄會聘人,也有廠商在高雄成立公司,讓青年就業多了許多選擇。

臺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也說,青年在求職階段常會遇到就業方向不明確、透過職業適性診斷測驗(CPAS),可以協助求職者瞭解自我適性工作類型,也透過職涯探索及職能體驗等感受職場環境,就是希望從做中學,累積職場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