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政策不見起色?連2個月收縮 香港2月PMI降至49.7
香港2月標普PMI跌至49.7仍處在枯榮線50以下,連續兩月轉差。對此,業界擔憂因經濟弱而拖累需求。法新社
鑑於經濟表現持續不佳,香港近來持續推救市政策,然而效果似乎不見起色。5日,標普全球公佈最新數據顯示,香港2月採購經理指數(PMI)仍低於50枯榮線報49.7,較1月的49.9進一步下降,反映經商環境連續兩個月轉差。
港媒《信報》指出,標普全球調查指出,香港私營企業2月新接訂單量連跌兩月,緊縮程度爲去年10月以來最嚴重。而來自海外及大陸的訂單在首季中段持續減少,顯示競爭趨升、市況轉淡、客數減少皆促使新增業務萎縮。
由於接單減少,企業活動三個月以來首次縮減經營活動,行業數據顯示以製造業的減產幅度最爲明顯;外銷及來自中國大陸訂單都持續減少。不過,從總體私營經濟來看,因企業持續清理手上訂單,所以整體跌幅則偏爲溫和。而受訪公司於月內增加人力,因此積壓工作水平創去年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另,航運價格與原材料及薪酬開支持續增加,帶動採購價格與員工成本向上,導致整體投入成本通貨膨脹加劇,創下三個月以來高位。而行業數據顯示,從事批發及零售業的公司最受影響。即使成本通貨膨脹上升,但私營企業選擇承受部分壓力,個別更不惜減價銷售,因此產出售價升幅,回落至兩年以來最小。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Jingyi Pan指出,2月數據顯示香港營商環境仍然面臨壓力,市場需求轉差牽累經營活動滑入緊縮區間,也影響了當月的採購活動。此外,成本通貨膨脹升溫,但產出售價升幅卻回落至兩年最低,反映公司盈利受壓。
Jingyi Pan再指,展望銷售前景,企業普遍悲觀,因此對轉嫁成本顯得剋制,惟恐進一步侵觸市場需求;不過,她稱,數據其中一個亮點是就業增長復甦,惟升幅不大。「歸根究柢,還是要市場需求重拾增長,才能提振營商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