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腿浮腫 當心髂靜脈壓迫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黃晨祐說明,靜脈血管管壁彈性較差、管腔壓力較小,容易受血管外壓迫而變形,尤其左總髂靜脈時常會被前方的右總髂動脈壓迫,長期下來靜脈內膜會發生增厚、內膜針刺狀結構融合,導致總髂靜脈管腔狹窄,最後造成下肢靜脈高壓。
髂靜脈壓迫好發於20到50歲女性,尤其是懷孕過後或服用避孕藥族羣,若有脊椎側彎,總髂靜脈被動脈壓迫的程度也會更明顯。長期缺乏水分使血液變黏稠,出現血流不順,或自體免疫疾病導致身體呈現高凝血狀態,都會使靜脈高壓的情況變嚴重,甚至併發深層靜脈血栓、肺動脈栓塞。
黃晨祐指出,髂靜脈壓迫造成的下肢靜脈高壓,初期多半無症狀,隨壓迫時間愈久,可能出現靜脈曲張惡化、下肢腫痛、行走困難,但休息或擡腿後會稍改善;隨靜脈壓力上升,小腿外觀靠近腳踝處,會出現棕色素沉澱、皮膚變厚變硬;最嚴重時小腿會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潰瘍傷口。
至於治療方式,黃晨祐指出,症狀輕微可採保守治療,如穿着彈性襪、擡腿;若症狀嚴重,可採用微創的靜脈支架手術,確認靜脈壓迫位置,進行漸進式靜脈管腔擴張,並置放自膨式靜脈支架來維持靜脈暢通、降低壓力;若有深層靜脈血栓形成,則必須先進行血栓溶解術。
黃晨祐提醒,髂靜脈壓迫不易察覺,若平時久坐久站、搭乘長途飛機未活動、服用避孕藥,或慢性病導致體內存在高凝血狀態,很容易併發急性深部靜脈栓塞,建議民衆平時加強核心運動鍛鍊腰椎,避免久坐臥,並要適時補充水分,避免血液黏稠度上升;若發現下肢不對稱腫脹、皮膚異常色素沉澱或久愈不全的傷口,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減少相關併發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