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野長城”打卡亂象

房佳佳

將未開放長城點段,當成“網紅打卡地”去打卡的網友不在少數,越是人跡罕至、原生態的“尋野”路線越是受追捧,更有甚者,有的在線旅遊經營者把這些未開放的長城點段包裝成“小衆探險必打卡路線”進行營銷,組織遊客一同打卡、穿越,從中牟利。這些在未開放的長城區域打卡的行爲,不僅危及遊客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更對長城的本體及其周邊環境造成了破壞,並觸犯法律法規。

招募遊客夜宿未開放長城

“老鐵們,只要198元,就能帶你穿越未開放長城。”“夜宿‘野長城’,遠離城市喧囂。”……

2024年初,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長城保護公益行動”後,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官秦禾發現,有公司在互聯網平臺上發佈文章,組織遊客週末攀爬未開放的長城。

遊客們只需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以跟着這些公司派出的領隊前往未開放長城打卡、進行穿越活動。活動結束後,公司再通過散佈活動的視頻和圖片,吸引更多人加入。隨後,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組織辦案組化身遊客前往多個熱門的未開放長城點位進行實地探訪。“這些景點較爲偏遠,攀爬路徑衆多,部分組織者摸清了長城保護員的上下班規律,‘起早貪黑’或是利用週末時間打‘游擊戰’,想方設法繞開阻礙攀爬的鐵絲網,到未開放的長城進行旅遊活動。儘管在這些未開放長城的入口處,行政機關已經設立了告示牌,並拉上了鐵絲網,警告遊客不要進入,但這似乎並未能阻擋遊客的腳步。”秦禾說。

在實地勘查的過程中,秦禾等人還目睹了遊客們在攀爬未開放長城時的種種不當行爲:隨意踩踏那些珍貴的長城磚,野餐後留下滿地的垃圾;更有甚者,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爬上長城的烽火臺進行拍照、直播……

這些在未開放長城上的打卡行爲,不僅危及遊客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更對長城的本體及其周邊環境造成了破壞,並觸犯法律法規。

秦禾進一步指出,根據《長城保護條例》的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有依法保護長城的義務。《北京市長城保護管理辦法》第15條更是明確禁止組織遊覽未批准爲參觀遊覽場所的長城,禁止攀登未批准爲參觀遊覽場所的長城。

此外,《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第8條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者傳輸的信息,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並向主管部門報告。

大量未開放段長城打卡信息的發佈也會形成“光圈效應”,導致大家對於相關違法行爲產生錯誤認知,即“攀爬未開放長城沒問題”。而與之矛盾的是,因攀爬未開放長城而受困遇險的情況屢屢發生。2024年3月,北京市延慶區消防救援支隊接到指揮中心調派,一對父子在爬未開放長城時不慎跌落。5月,3名大學生夜爬未開放的箭扣長城後露營夜宿,次日清晨被雷電擊中受傷。

“本案中,違法公司大多采取線上組織、線下打卡的模式,線下監管難度較大。所以我們換了一個思路,即直接從網絡上調查收集相關線索,通過辦案壓縮這類組織攀爬未開放長城等違法信息發佈的生存空間。如此一來,就可以助推監管提質增效。”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楊曦說。

築牢網絡空間長城保護網

在北京市檢察院的指導下,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對在京直播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在線旅遊平臺進行篩查,重點檢索帶有“野長城”“穿越”“打卡”“網紅”等招募噱頭的內容,積累未開放長城相關點位,再反向確定相關組織招募遊客信息行爲的違法事實。

2024年4月17日,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向負有相應監管職責的文旅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文旅部門依法處置違法信息,並加強對轄區相關企業的監督管理。文旅部門迅速行動,約談了涉案公司及平臺,要求其依法整改,並對實際組織過活動的公司進行行政處罰。

爲了延伸社會治理鏈條,從網絡空間治理的角度保護長城文化遺產,同年5月,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與文旅部門聯合召開“涉長城信息平臺治理工作推進會”,轄區9家從事社交、短視頻、在線旅遊等業務的互聯網平臺代表參會。

會上,文旅部門強調了涉長城信息治理的公益保護意義,並要求各平臺在清理違法信息的同時,持續加大對以長城爲代表的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引導公衆增強長城保護意識。

在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和文旅部門等行政機關的共同推動下,在京互聯網平臺紛紛開展專項清理行動,完善平臺審覈規則,並下架了1205條涉長城違法信息,明確禁止發佈組織攀爬未開放長城的信息。

此外,相關平臺還建立了提示機制,在頁面中提示“外出遊玩,請遵紀守法,勿攀爬未開放長城”,並設立視頻專區進行保護長城的宣傳引導,以強化用戶對長城保護的意識。

2024年6月26日,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跟進監督,確認涉案違法信息已經消除,平臺已經完善信息審覈和提示機制。

結合案件辦理情況,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還同步探索搭建了“長城保護公益訴訟線索發現法律監督模型”,發現天津市、河北省及北京市多區涉長城違法旅遊信息300餘條,以類案辦理和線索移送方式推動違法行爲得到及時整治,築牢網絡空間長城保護的“另一張網”。

“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點將從協同相關部門處置違法信息逐步轉向弘揚長城文化,將單維信息清理拓展爲多維網絡治理,形成保護長城的長效機制和濃厚的社會氛圍,爲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提供法治保障。”秦禾說。

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

11月9日,2024年北京平谷“環長城100”越野挑戰賽在平谷區鎮羅營鎮玻璃臺村鳴笛開跑。活動現場,平谷區檢察院檢察幹警化身爲長城保護宣傳員,向參賽選手和觀衆發放了《長城保護公益行動宣傳冊》,講解了檢察公益訴訟在長城保護領域的相關職能和長城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平谷區檢察院檢察官趙建國介紹,這次普法活動不僅是爲了喚起全社會對長城保護的關注和參與,也是該院前期辦案活動和履職內容的延伸。

2024年3月,趙建國在瀏覽“環長城100”越野挑戰賽的宣傳資料時,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包含了一些可能觸及長城保護法律紅線的表述,如“讓選手在古老的明長城遺蹟縱情奔跑”“穿過長城”“路線經過××段長城”等。此外,賽事路線介紹中還出現了長城本體的圖片。憑藉多年辦案經驗,趙建國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涉及長城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趙建國隨即與同事及長城保護員一同前往現場勘查。他們發現,長城保護範圍內設置了多個指示賽事路線的標牌,有些甚至緊鄰長城本體,這些與長城保護無關的設施已經對長城的環境和歷史風貌造成了影響。

“經調查覈實,賽事路線有約500米經過長城本體,而《長城保護條例》對此是明確禁止的。”趙建國指出,近年來,爲了讓長城文化資源“活起來”,相關部門正在努力推動長城文旅融合發展,包括開發長城主題的旅遊產品,舉辦以“長城文化”爲主題的體育賽事、文藝活動,以及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長城文化教育項目。

雖然利用長城開展體育休閒活動可以宣傳長城文化,增強公衆的保護意識,但活化利用應當以確保長城安全、遵守長城保護法律規定爲前提。

2024年4月3日,平谷區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了檢察建議。隨後,行政機關對涉案企業進行了查處,並督促清除了與長城保護無關的賽事設施。5月30日,該院跟進監督,經現場查看,確認長城本體附近的指示牌已被拆除。

鑑於賽事路線中只有500米涉及長城本體,只要避開這一段,賽事仍可繼續舉辦,參賽者仍然能近距離感受長城的壯美。6月,平谷區檢察院舉行公開聽證會,邀請了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長城保護員作爲聽證員,行政機關、涉案企業代表參加。與會各方共商長城保護與活化利用,達成依法舉辦體育賽事並堅持以長城保護爲先的共識。

行政機關代表表示,將監督賽事主辦方重新設計賽事路線,避讓長城本體,並在未來的類似活動中嚴格要求主辦方避讓長城本體,提醒參賽者保護長城。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平谷區檢察院注意到平衡長城保護與利用的重要性,於是同步開展了“檢察護企”工作,提示企業在未來的體育賽事活動中依法運營,不應以可攀爬未開闢爲遊覽區的長城爲宣傳點,並應採取避讓措施以落實長城保護等法律規定要求。

趙建國坦言,在最高檢部署“長城保護公益行動”專項工作之前,長城對他而言是模糊的。通過辦案,他見識到了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長城的深厚感情,長城保護員對長城的熟悉程度,以及長城腳下村莊的村民對長城的樸素情感。隨着辦案的深入,他對長城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古老長城的守護、傳承和發展,我們每個人都肩負着重要的責任”。

來源:檢察日報